马迹塘故事

2024-02-07 10:46

1个回答
马迹塘位于湖南省桃江县境内,距离县城约一百多里,与安化县接界,虽然地处偏僻,但因为“马迹塘故事”闻名全国,蜚声海外。

“马迹塘故事”至今已有150多年了,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打下南京,号为“天京”,庆祝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王,从此,高台造型艺术成为太平军军民同乐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军中的马迹塘将士将"高台”艺术带回故里,从此便在马迹塘生根发芽,并逐渐流传下来。心灵手巧的马迹塘民间艺人把它演变成由小演员穿上色彩斑斓的戏服,化着淡装,扮成剧中人物造型,一高一低地站在一个一平方米的木台上,由四名男子汉抬着,在鼓乐和鞭炮声中,夹杂在看热闹的人流里,游街过市,缓缓行进。

在每年的元霄节和竹笋节,“马迹塘”故事,便会在湖南省桃好唯江县马迹塘镇隆重上演,这两天,小小的马迹塘镇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十来米长的街道平时十分钟不到就走完了,到了这两天,两小时都走不完。

人们从十里八乡赶来,就是想一睹马迹塘故事的风采,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扮相俊美,造型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在小演员镇定自若,传神的表演中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人们跟着抬高台的壮汉一步一步地像蜗牛一样向前移动,人们寸步不移地跟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人世间的愁苦。

马迹塘故事的重点,难点在扎制高台,所以这种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用友颤培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艺“扎”出来的。

马迹塘故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以戏剧为蓝本、造型扎戏,既有古装戏洞烂,又有现代戏,古装戏如花鼓戏《刘海砍樵》,湘剧《许仙游湖》,现代戏如京剧《沙家浜》,花鼓戏《补锅》等,小演员们栩栩如生的表演,直看得观众如醉如痴,留连忘返。

马迹塘故事不仅在我们桃江县远近闻名,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乡土,大蓬车,百姓舞台等大型的综艺节目,博得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连连叫好。节目播出以后,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海内外的游客到马迹塘镇观光旅游,投资创业,当地人民借着这股东风,把路修得四通八达,具有马迹塘特色的旅店,景点,如雨后春笋般的在马迹塘镇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到马迹塘来一睹“马迹塘故事”的风采,勤劳、智慧的马迹塘人因此就赚得盆满钵满。

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
相关问答
塘栖重要的文物古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8 02:16
塘栖现存古迹共有1街1角1厂2桥2井2碑10宅15弄,这些古迹对塘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街 即水北 明清一条街,沿运河全长1380多米,其中明清建筑沿街长约700米,古建筑...
全文
马迹塘故事的作文指导
1个回答2024-03-06 17:05
马迹塘故事,是指位于资水岸边马迹塘镇的群众,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由儿童装扮而表演的一种独特奇巧的民间曲艺。当地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它:“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 溯源:相传1853年太平军在益...
全文
姑塘镇的名胜古迹
1个回答2024-04-04 14:42
姑塘镇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1723年设立九江钞关姑塘分关,是鄱阳湖入长江唯一黄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灯明”是当时繁华的逼真写...
全文
马迹塘故事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08 20:00
马迹塘故事是指位于资水岸边马迹塘镇的群众,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由儿童装扮态肆而表帆御轿演的一种独特奇巧的汉族民间曲艺。当地汉族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它:“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拆镇。”
池塘水塘鱼塘
1个回答2024-02-11 18:58
池塘应该是指的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天然的坑塘;水塘一般是专门作为储水用的池塘;鱼塘,顾名思义用来养鱼的池塘。
池塘的塘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23:15
含有“塘”的成语:荻塘女子、半亩方塘、发堿决塘 荻塘女子 【拼音】: dí táng nǚ zǐ 【解释】: 鹭的一种别称。 【出处】: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鹭鸶》:“东坡诗称鹭为雪衣儿,...
全文
池塘的塘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12:21
【半亩方塘】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荻塘女子】鹭的一种别称. 【发碱决塘】碱:指堤岸;塘L堤.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
推书:奇迹女孩,池塘男孩
1个回答2024-01-04 04:25
大概是在高二那年的夏天,在文理分班过后,在过度文科班里,我看到了这么一本书名很奇怪的书:《奇迹女孩,池塘男孩》。也是第一次认识了这么一个作者,一个浪漫的理工男——蔡智恒,人称“痞子蔡”。 就是这么一...
全文
大鱼一般在塘中间还是塘边上
1个回答2022-11-24 17:39
大鱼一般在深水吧
马塘的马塘村名称由来
1个回答2024-03-13 15:06
关于马塘村村名的来历有两说。一说见自《宗谱》,说宋崇宁年间,金让的的儿子金敏帆隐庆,被宋徽宗的弟弟歧王选取为郡马,他回乡时,“舆卫车马”“洗濯于此”,故塘以马名,村子被叫做马塘。另一说来自民间传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