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说、故事、风俗!!

2024-02-09 13:01

1个回答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卜宴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卖链,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型配银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相关问答
什么才叫“俗而不俗”?
1个回答2022-12-05 13:21
"俗而不俗"的语言.主要表现为:好造 奇语 .对话机智生动,叙述语言幽默风趣和爱发奇论.他的 语言风格 体系,虽然不如"三言"凝重厚实,却别有一番 雅趣 和灵气,因而也更富有"文人文学"的意味.
什么俗?什么不俗?
1个回答2024-01-26 18:11
俗不俗的标准都在你心中!
说明各地方风俗不同的俗语
1个回答2024-03-09 11:19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四川俗语 三月三,大蒜炒马兰-------无锡俗语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腊月二十四,割下对联写...
全文
什么叫“俗”,什么叫“不俗”
1个回答2022-12-01 12:15
俗指的是“俗气”,大众风,至少上流人看不中,不俗指的是雅致,如人品高雅,衣着品味典雅等等。俗与不俗尽在一念之间。
成语变俗语和俗语变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7:20
呵呵,虽然有点像二楼的,但是却也有所不同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孤掌难鸣- 一个巴掌拍不响。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 一丘之貉- 天下乌鸦一般黑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得过且过...
全文
春节都有什么风俗啊?地区不一样风俗也不一样吗
1个回答2022-10-06 13:59
腊月初八煮腊八粥
不俗之处的"俗"在字典里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5 09:14
普通,常规,
年俗的简介年俗
1个回答2024-05-29 22:15
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大年夜的隆重,就在于它处在新旧的时间界点上,人们以喜悦、期盼的心情迎接新的太阳。年是人际关系再造的良机,贺年、团年、拜年等年节仪式活动汇聚着人们的亲情...
全文
我承认我是个俗人,很俗很俗,怎么了
2个回答2022-08-28 02:16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做自己就行
什么是俗 俗人又是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3-23 07:25
只知道吃饭睡觉,寒暄应酬的那一种!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