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

2024-02-12 20:02

1个回答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苛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政比老虎还厉害!”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 (4)而:乃。 (5)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6)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7)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志):记住。
相关问答
礼记檀弓两则小故事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06 13:22
孙希旦认为:本篇是孔门弟子所作,开篇记录了一个名叫檀弓的人的故事,故以“檀弓”为篇名。篇中较多记录了丧事的礼节,对天子诸侯的有关礼制也作了一些考证。但篇中也有些不切实的传闻和记述不尽不实之处。在注释...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10:21
《礼记.檀弓》一则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3:17
01 《礼记.檀弓》一则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1-26 02:06
《礼记.檀弓》一则: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码改枝,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
全文
《礼记·檀弓》
1个回答2024-01-20 20:16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16 17:24
该诗主要想说明做人要有骨气,绝不能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施舍的道理。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
全文
礼记 檀弓 译文
1个回答2024-03-15 04:26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过(经过,路过)2、夫子式而听之、之(虚用,无所指)3、然(对,是)4、昔者吾舅死于虎、于(介词,在)5、何为不去也、去(离开)6、小子识之、...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主旨
1个回答2024-02-01 23:55
、原文为: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全文
选自《礼记 檀弓下》
1个回答2024-01-26 02:06
  人物:杜蒉,晋国国王平公的膳食官;知悼子,晋国的大夫;师旷,晋国的乐师;李调,平公的近臣。   翻译:   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平公饮酒(作乐),师况、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拼音
1个回答2024-01-26 04:21
《礼记.檀弓》一则: 孔子(kǒngzǐ)过(guò)泰山(tàishān)侧(cè),有(yǒu)妇人(fùrén)哭(kū)于(yú)墓(mù)者(zhě)而(ér)哀(āi)。夫子(fūz...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