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的成语出处

2024-02-15 09:56

1个回答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示例】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相关问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个回答2024-02-24 18:33
《红楼梦》第二回 背景是贾雨村与冷子兴之间交谈,主要内容是都中新闻~ 算了~我把这段给你附上~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雨村因问: "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2-25 17:3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语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译文
1个回答2024-03-01 09:59
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源头的泉水枯竭了,那么溪流也就干涸了;树木的根部腐烂了,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可以庇佑根部,枝条凋落...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1 10:22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世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自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译文
1个回答2024-03-15 06:07
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源头的泉水枯竭了,那么溪流也就干涸了;树木的根部腐烂了,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可以庇佑根部,枝条凋落...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7 07:17
道理: 1、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不能因此而小看对方。 2、喻世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自: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猜一个生肖。谢谢
1个回答2023-01-07 01:20
老鼠吧。生命力强盛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的典故和意思,
2个回答2022-05-29 07:02
解释]: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发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全文
百虫之尸死而不僵下句?
1个回答2024-03-01 19:24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词目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发音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释义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
全文
中文的童话概念最初来自于什么?
1个回答2024-06-08 18:11
童话故事最初是传统口述民间故事的一部分,通常会被讲述的具戏剧性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因此,童话的历史难以考证。尤其是早期不识字的说书人所说的故事,通常都没有任何书面纪录可供后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