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里面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成语??

2024-02-16 21:10

1个回答

1.“日累月积”。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枣饥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日累月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

2.“桃李满天下”。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3.“颐指气使”。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枝塌《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颐指气使”意思是指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神气。

4.“举止自若”。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猛岩圆,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举止自若”象原来的样子。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5.“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口蜜腹剑”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相关问答
脍炙的成语脍炙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7:43
脍炙的成语有:脍炙人口,莼羹鲈脍,炙肤皲足。 脍炙的成语有:莼羹鲈脍,流脍人口,热可炙手。2:注音是、ㄎㄨㄞ_ㄓ_。3:结构是、脍(左右结构)炙(上下结构)。4:拼音是、kuàizhì。 脍炙的...
全文
脍炙人口的成语资料
1个回答2024-01-30 05:46
【汉语词语】:脍炙人口  【汉语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全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0 21:47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指两种人们爱吃的肉类。“脍炙人口”原本是指美味人人爱吃,后面用来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脍”指的是切细的肉,“炙”指的是烤熟的肉。“脍炙人口”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
全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4 13:00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和炙都是指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8 17:47
  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
全文
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比哪个好?
2个回答2022-09-01 00:04
当然是《资治通鉴》的好,什么东西都是原装的好
《资治通鉴谋略》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
2个回答2022-09-04 13:11
《谋略》只是摘抄了《通鉴》中的一些文字,然后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脍炙人口”的“脍”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8 21:00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脍炙人口中脍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19 04:01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脍炙人口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23 06:13
《孟子 尽心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