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故事主要内容

2024-02-18 11:21

1个回答

内容: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扩展资料:

《郭巨埋儿》原文: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白话译文:有个姓郭名巨的人,家里很穷苦。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启做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

再到母亲里去进食物。悄链衡有一天。儿子跌在水里死了。郭巨的妻子惊慌得了不得。哭着。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他丈夫的话。

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忽然一个霹雳唤高。把儿子震活了。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有字写着。说是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

出处:出自晋代郭居敬《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

相关问答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谁活埋了自己的亲儿子为什么要活埋?
1个回答2024-01-29 22:05
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此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时期的《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 原文 郭巨,家贫...
全文
请写出《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2 03:39
“郭巨埋儿” 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
全文
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3 03:20
曹娥投江觅父,还有一个彩衣娱亲的。
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7:54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
全文
朝花夕拾无常二十四孝图
1个回答2024-01-30 17:30
(二十四孝图)看完了二十四孝,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親嘗湯藥」。漢文帝是漢 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他從小就非常聰明、懂事、孝順。   有一次,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因為年紀大了,身體比較衰弱,整...
全文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1 23:02
主要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卜敬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全文
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5:27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
全文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4-05-16 09:59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
全文
朝花夕拾和24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8 08:23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
全文
读朝花夕拾巜二十四孝图》的感想,最简单的
1个回答2024-01-23 12:03
朝花夕拾的二十蔽陪四孝图读后感怎么写?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也是维护礼教,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