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024-02-22 03:08

1个回答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对个人都有重要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革命更加深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层出不穷的社会。这样的一个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要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非有成千上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难当此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方法 阿瑞提对创造力的培养提出其独特的见解,认为摆脱禁锢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而我国教育长期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和民主性,无法让学生自由思维,这是造成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创造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应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科学发明往往从观察开始。青霉素的发明者,英国著名的细菌学者费莱明说:我之所以能发现盘尼西林,是从一次偶然的观察中产生的,我的唯一功劳,是我没有忽视观察。一个有创造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重要的现象和环节,养成他们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经过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习惯。 想象是一切心理功能的皇后。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列宁也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它对于创造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心理学研究却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脑想象区的十分之五。青少年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冷嘲热讽,要给予鼓励。教师要给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更加绚丽,更加美妙多姿。 二、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不一定会带来成功,而人的情感商数,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却能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能否事业有成,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情商占80%。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学生以下几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作出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达尔文在自述中说:对我后来 发生影响的是,我有强烈的多方面的兴趣,迷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沉醉在其中。可见,兴趣的力量有多大。 2、热情。热情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创新的翅膀。没有对科学寄寓很大的热情,是很难攀上高峰的。黑格尔讲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成功。为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深刻的体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向。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感环境,如主题班队会等对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的熏陶,有很大作用。对这些活动的作用,教师应能充分认识到。 3、毅力。一个人单凭热情和爱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否则达不到创新的目的。坚强的毅力,是人才成长、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凡是有建树的科学家几乎都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坚强的毅力,是通过克服各种障碍取得的。人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非凡的抗冲击力,长期磨练可以使人的耐挫力增强。因此,教师应通过加强挫折教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三、鼓励学生广泛地学习 创造需要广博的知识,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越广泛,新思想和新观念越容易产生。因此,鼓励学生广泛学习,掌握不同学科极其交叉知识,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强调说:学过了东西,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发挥作用是难以预料的,如果把知识比作植物的话,各种的地下茎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相连接起来所以我认为广泛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集思广益,从小就养成不偏科,文理兼学的习惯,只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知识才容易产生迁移,才能为创作发明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和学习,只为考试而读书,学生则容易变成没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书呆子。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不是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产生的,而是在松弛、宽容、令人愉快的环境中迸发的。对学生来说,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萌芽与发展。因为只有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才敢于向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才敢和老师辩驳。而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往往又是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增强自信心的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创造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力发展营造宽松的精神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做到: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放弃师道独尊的架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讲授问题时,要保持平等的态度,使学生有话敢说,这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容易迸发出来。第二,要淡化权威意识,要有宽容和虚怀若谷的长者风范,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突破经典,离经叛道,谅解失误过失,赞赏勇敢精神,宽容顽皮淘气,欣赏其一家之见的特长表现。最后,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创造。
相关问答
大学创造力之二:大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个回答2024-03-06 16:34
大学创造力之二:大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21 世纪,创新性人才将是最为核心的 需求。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
全文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1个回答2024-02-10 18:50
教育目教育用圆梦孩都怀着美梦想进校梦灿烂都美梦教师梦想真切希望培养孩都栋梁才能展宏图教育归根结蒂提高命价值历史悠苦短同短暂光辉灿烂黯淡光关键决定于创造力高低类进入知识经济代创造力实现价值意义更 碗米究...
全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个回答2024-02-13 11:17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
全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个回答2024-02-29 05:04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统览世界,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其中主要是智力、创造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兴起于西方国家的创造学认为,创...
全文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1个回答2024-05-21 14:31
顺气自然让他长大,不要太早、太多的填鸭式的灌输一些知识给宝宝,多与同龄人玩,多让宝宝动手。
培养孩子创造力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12:14
不要限制孩子的欲望 孩子天生就喜欢摸周围的事物,喜欢探索新的环境,因此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妈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
全文
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1个回答2024-01-28 18:50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也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有人把创造性思维叫做创新的问题解决。当我们探求问题的解决遇到某种困难和障碍,百思不得其解时,就不能用先前的方法来...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
1个回答2024-01-28 09:34
导读:所谓创造性指的是能够为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添加新东西、新想法的智能;而创造力,则是能胜任这种卓越工作的能力。然而,创造力不是绝对与智商的高低成正比的。 美国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家E•P•托拉...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个回答2024-02-09 11:09
1、 让孩子建立直观印象 直观印象可以丰富孩子的见识,开阔孩子的眼界,为孩子的创造力提供丰富的原料。比如,可以让孩子去海洋馆参观各种水生动物和南北极动物,让孩子对这些动物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回...
全文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1个回答2024-02-13 17:56
最重要的一个字:玩。 创造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它集合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 而孩子从小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呢?就是通过玩。在趣味性的玩耍中,不停接受外界的刺激,孩子的各项...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