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进餐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2-22 13:36

1个回答
1. 帮助大班幼儿营造轻松的环境。

教师在幼儿进餐的时候放一些轻音乐,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能够更放轻松地进行进餐,感觉在幼儿园有如在家里一样,这样愉快轻松的状态,会让他们更好地完成进餐任务。

2. 进餐常规培养。

教师可组织几次关于如何进餐的教育活动,并以图片的形式贴在活动室制定的地方,以便在每次进餐时提醒幼儿该如何去做。幼儿只有在一次又一次按照进餐规则完成进餐任务,才能培养更好地进餐常规。

3. 榜样的作用。

大班的幼儿好胜心也是相当强的,如将挑食的幼儿放到不挑食的幼儿身边,会感染他,将吃饭不认真爱说话的幼儿放到吃饭认真不说话的幼儿身边,让他感受到他们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4. 激励的力量。

一句口头表扬,一个小星星的奖励,一次小值日生的机会等等,这些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奖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教师先观察今天幼儿们进餐的情况,然后选择表现好的幼儿来当班长和小组长等,以此来激励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5. 激发食欲。

大班幼儿进餐的欲望受餐前的思想活动影响,尤其是进餐前愉快的心情。当然,经常变化的菜谱,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更能激发大班幼儿进餐的热情,也保持了大班幼儿的新鲜感。比如,在进餐前,老师刻意让孩子们先看一看今天吃的饭和菜,说一说这些菜的名称,再闻一闻这些菜的味道,以此来激发起孩子们对食物的兴趣,并乐意去接受这些菜。

6. 家园合作。

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在家进餐情况,对幼儿进餐的点点滴滴给予关注,针对大班幼儿进餐情况给家长一些指导性建议,进行家园合作,保持家园同步、一致。
相关问答
幼儿进餐策略 幼儿进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1个回答2023-12-11 00:2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幼儿健康教育已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到同等的位置。为此,作...
全文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1个回答2024-03-07 09:37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
全文
小班幼儿表征能力的培养策略
1个回答2024-03-15 08:34
通过早期阅读培养⼩班幼⼉的语⾔表达能⼒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幼⼉教师需要根据⼩班幼敏旦⼉的年龄和学特点,选择适合⼩班幼⼉的读物。这个年龄段的孩⼦对充满⾊彩和画⾯的读物很有兴趣,为此,教师应该选择⾊...
全文
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20:35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高密度的提问,但有些提问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这样的问题难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没办法引发幼儿主动学习行为。例如有些教师习惯这样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好不好?故事中的小朋友...
全文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
1个回答2023-12-11 00:03
  导语: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它是幼儿所处的最切近环境和最具体的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都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成效。因此,保...
全文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及其教育策略
1个回答2024-01-18 23:48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纠正幼儿们的争抢行为,促使他们适应集体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这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探究关于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路,以便改...
全文
幼儿园管理班级的策略
1个回答2023-12-20 21:36
  导语: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管理关系到幼儿的健康以及教学质量。幼儿园常规管理作为幼儿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行为准备,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让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
全文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
1个回答2024-01-28 01:57
1.寓教于乐,通过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小朋友注意力来进入教学内容 2.唱歌,调动小朋友的兴致。 3.问问题,先让他们思考,再引入讲课内容。
幼儿有哪些记忆策略
1个回答2024-02-16 16:22
幼儿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和系统化组织。 复述:例如,幼儿在学数数时,总是不断地重复,最后就记住了。 系统化组织:这个策略在幼儿身上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例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
全文
简述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
1个回答2024-03-05 16:23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倾听、积极反馈。 (4)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