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策略 幼儿进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23-12-11 00:24

1个回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幼儿健康教育已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到同等的位置。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将这种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教育观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场景之中。比如,以幼儿进餐中的教育为例,教师不仅要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还应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其中的教育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一、幼儿进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催促吃饭。当幼儿安静地坐在桌旁,保育员将饭菜拎进教室时,催促吃饭似乎就开始了――“今天,我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快。”“谁第一个吃完饭,明天我就让谁当小班长。”“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玩玩具。”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教师又常常会提醒幼儿:“看,XX都吃完了,老师最喜欢他了。”“XX,吃饭快点。”即使在大多数幼儿已经吃完。还有少部分幼儿仍在进餐时,老师仍然会说:“就你们几个吃饭最磨蹭。”另外,教师在饮食方法的指导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口大口吃。”“大勺舀”。
  催促幼儿吃饭,导致不少幼儿将迅速吃完作为第一目标,进餐――这种本该轻松愉快的事情,也就带有了目的性。因此,对有些幼儿来说,进餐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2 强制多食。“再吃点。”“吃完才是好孩子。”“不行,饭菜都要吃完。”“不许剩饭。”等,都是教师在强制幼儿多食时常用的话语,甚至为了让幼儿多食,教师经常在不与幼儿商量的情况下给幼儿加饭。从年龄特征看,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喜欢边吃边玩,况且有的幼儿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因此教师的某些做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从家长角度分析,孩子的成长成了家长最为关心之事,所以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早晨入园,幼儿一日(周)食谱公开栏前围看的家长总是最多;下午离园,家长与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经常是“今天吃的什么?”有的幼儿一旦回家说自己“在幼儿园没吃饱”,那么家长在第二天一定会提醒老师“麻烦老师给我家孩子多加些饭。”可见,教师的做法有时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
  在教师强制幼儿多食的过程中,不少幼儿只能听而从之,无奈将食物吃完;也有不少幼儿“磨磨蹭蹭”,坚持到最后,老师无奈,得过且过。
  3 安静进餐。教师认为,幼儿进餐时说话容易呛食,还会影响幼儿进餐速度。同时,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进餐时“食不语”常常被作为幼儿园的常规,所以在幼儿园进餐时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对幼儿说:“现在小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讲话的。”“哪里发出的声音?”“嘴巴闭上!”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如同深夜的老鼠,悄悄进餐,偶尔乘教师不注意时窃窃私语,常常会受到教师的“警告”。话语权的剥夺,使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彼此心灵的沟通机会,在教师制定的规则中扼杀了。
  4 吃得干净。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见进餐中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幼儿将不小心洒落在桌面上甚至是地面上的饭菜细心捡拾起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小嘴。为什么会这样呢?观察发现,保教人员在幼儿进餐时,经常会强调这样的话语:“要吃得干净。”“不能将饭菜撒掉。”“保持桌面、地面干净。”“要做勤俭的好孩子。”等等,甚至常常对掉菜撒饭的孩子有意无意地批评。而不少孩子为了不被教师批评,常常会将饭菜捡起并吃掉。教师的愿望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勤俭意识,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他们对勺子、筷子还不能运用自如,所以掉撒饭菜是经常的事。再从卫生学、健康学的角度看,为了“吃得干净”,捡拾撒落饭菜,其实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正如有专家所言,有的幼儿园并不是次次在进餐前“洗干净手后擦桌子两遍,一遍用消毒水,一遍用清水。”
  
  二、对幼儿健康的影响
  
  1 对幼儿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催促幼儿吃饭会对幼儿吞咽造成不利影响。首先,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吞咽反射还不够灵敏。催促幼儿进餐容易使幼儿精神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另外,没有经过细嚼慢咽的粗糙食团,会对胃粘膜产生一定的不良刺激,长期下去甚至会引起幼儿的胃病。其次,幼儿进餐过快,不利于唾液分泌,导致分解淀粉类食物的淀粉酶不足,因而不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久而久之,易发生消化道疾病或溃疡病。为了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对幼儿洒落饭菜的行为要求过严,易导致幼儿因惧怕老师的批评,在捡食饭菜的同时把各种病菌带人体内。对幼儿身体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
  
  2 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概括为八个阶段,幼儿期则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即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主动性对内疚这两个阶段。也就是说。该年龄阶段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积极主动与教师、同伴交往。进餐,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相对美好惬意的事情,他们希望有更多相对自由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意愿,与其他幼儿通过对话表达彼此的心声和愿望。而强调“食不语”,其实是无视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对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的剥夺,一方面易造成幼儿缺乏适应生活和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幼儿与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师幼关系的融洽。另外,教师长期的催食、强制幼儿多食等问题,易导致幼儿在承受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进食,长此以往对幼儿人格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 释放权利,给幼儿更多独立权。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渴望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就需要教师逐步释放权利,给幼儿更多的独立权。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和指导某些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学习和实践如何收放餐具,自取食物,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将范围扩大到全班幼儿,使每个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方面节约了就餐环节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给幼儿更充裕的就餐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权利的释放,逐渐发展了幼儿的独立、自信,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 通过活动,唤起幼儿对饮食及相关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直接感性的经验。如果能够唤起幼儿对饮食及相关活动的兴趣,在饮食及相关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饮食的积极情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其效果远比教师在幼儿进餐中强调“多吃”的效果要好。比如,可以通过活动,带领幼儿参观菜市场或超市,与幼儿共同采购食物,并同时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以及挑食、偏食对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本园厨师制作食品的过程,甚至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过程(如挑捡或清洗简单的蔬菜),强化幼儿对食品的正向情感。同时,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轻松愉快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正在食用之物的营养价值,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健康食物的认识。
  
  3 创设宽松愉快的就餐环境,营造同伴、师幼交往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内容和要求。进餐教育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必须按照健康教育的要求创设愉快宽松的就餐环境。比如,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桌椅摆放布局,并经常更换,扩大幼儿同伴交往的范围: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饮食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幼儿交流,查找原因,避免催食、强食;进餐时为幼儿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激发他们就餐的欲望;在幼儿进餐时给予低声鼓励,个别诱导,让幼儿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关注和喜爱的,促使幼儿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
  总之,进餐教育是一个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和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幼儿的健康水平。
相关问答
大班幼儿进餐问题及应对策略
1个回答2024-02-22 13:36
1. 帮助大班幼儿营造轻松的环境。 教师在幼儿进餐的时候放一些轻音乐,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能够更放轻松地进行进餐,感觉在幼儿园有如在家里一样,这样愉快轻松的状态,会让他们更好地完成...
全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回应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0:52
几种有效回应策略:非语言、补充式、质疑式、互动式、耐心等待、归纳梳理式、赏识激励、顺应推动、追问扩思、修整提问、提升式。
论述幼儿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个回答2024-02-07 06:53
幼儿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如下: 存在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方式据教师而定,未能尊重幼儿意愿。 2、游戏的时间控制不当,游戏质量难以提高。 3、教师的指导介入不够,放任现象严重。...
全文
论述幼儿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个回答2024-01-19 01:40
幼儿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如下: 存在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方式据教师而定,未能尊重幼儿意愿。 2、游戏的时间控制不当,游戏质量难以提高。 3、教师的指导介入不够,放任现象严重。 ...
全文
幼儿园的情商教育策略
1个回答2024-02-11 15:44
不错啊,谢谢分享
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20:35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高密度的提问,但有些提问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这样的问题难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没办法引发幼儿主动学习行为。例如有些教师习惯这样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好不好?故事中的小朋友...
全文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
1个回答2024-01-28 01:57
1.寓教于乐,通过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小朋友注意力来进入教学内容 2.唱歌,调动小朋友的兴致。 3.问问题,先让他们思考,再引入讲课内容。
幼儿有哪些记忆策略
1个回答2024-02-16 16:22
幼儿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和系统化组织。 复述:例如,幼儿在学数数时,总是不断地重复,最后就记住了。 系统化组织:这个策略在幼儿身上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例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
全文
简述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
1个回答2024-03-05 16:23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倾听、积极反馈。 (4)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怎样写 幼儿园散文诗的教学策略
1个回答2024-03-06 15:56
幼儿园散文诗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每每在散步时孩子总会不经意地去看看、摸摸、说说,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如:老师为什么要种树?树有什么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