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2024-03-01 08:36

1个回答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小学生作文《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示例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如不顾材料的倾向性而提炼 攻关不怕难、坚持就能成功之类的观点,就有跑题之嫌。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相关问答
如何审材料作文
1个回答2024-02-29 20:03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仔细...
全文
材料作文审题8大技巧?
1个回答2024-02-02 01:16
材料作文审题8大技巧: 抓实质抓关键,抓中心,抓重点抓本义,抓主题
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2-14 18:53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一、主旨领悟法 二、关键把握法三、由果溯因法 四、寓意揭示法 五、细节切入法六、倾向揣摩法七、多向发散法八、舍次求主法九、求同存异法十、互补完善法(字所限,例子已删 ...
全文
材料预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4 12:52
有预审就不错。若“想当然”为主,就成断桥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2-16 02:23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过去对的、经验的东西现在不一定仍然实用,
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3-11 01:41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一、主旨领悟法 二、关键把握法三、由果溯因法 四、寓意揭示法 五、细节切入法六、倾向揣摩法七、多向发散法八、舍次求主法九、求同存异法十、互补完善法(字所限,例子已删 ...
全文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3-13 16:53
一、抓关键语句,找对切入点 抓关键语句即抓住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关键语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点。学生要能够提炼...
全文
父母政审材料
1个回答2022-08-26 02:18
不知道 ,没写过,不过你在网上找一下就应该能找到的!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3-12-07 05:12
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全文
职称评审需要哪些材料?
1个回答2022-12-16 03:12
我的职称评审是找四川万邦科惠,资料也都是由她们准备的,可以放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