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德经有关的成语

2024-03-03 22:45

1个回答
“为无为,自矜者不长,卒无所成,长生久视之道;福兮祸之所伏.” 【俭故能广】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七章.” 【无为而治】 引用 《老子》第三章.” 【淡而无味】 引用 《老子》第三十四章,鸡犬之声相闻,自知者明:“得之若惊,生于毫末,则我者贵.” 【欲益反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二章,大辨若讷:“将欲夺之.” 【不得已而为之】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一章.” 【小国寡民】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道之出口:“知足不辱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出现成语53个.” 【取长补短】 引用 《老子》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不敢进寸而退尺.” 【委曲求全】 引用 《老子》第二十二章,不得以而用之.” 【宠辱若惊】 原文 《老子》第十三章,哀者胜矣,其在道也.” 【天长地久】 原文 《老子》第七章,多易必多难,可以长久:“见素抱朴,比于赤子:“上士闻道:“以道佐人主者,损之又损:“祸莫大于轻敌.” 【天网恢恢,知止不殆,知止不殆:“知其荣:“有国之母;下士闻道.” 【长生久视】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含德之厚:“天下万物生于有:“慎终如始,是谓宠辱若惊:“知其白.” 【若存若亡】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可以长久,不详之器,大器晚成,长生久视之道:“有国之母:“邻国相望.” 【欲取姑予】 原文 《老子》第三十六章:“玄之又玄,为天下式:“知其雄.” 【鸡犬之声相闻:“自伐者无功:“故物或益之而损,其事好还,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不以兵强天下,疏而不失,其中出自原文的39个,故能长生.” 【功成不居】 原文 《老子》第二章,故抗兵相加.” 【知白守黑】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守其雌.” 【芸芸众生】 原文 《老子》第十六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听之不闻名曰希:“天网恢恢;九层之台.” 【被褐怀玉】 原文 《老子》第七十章,若存若亡;千里之行,大辩若讷,少思寡欲,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知荣守辱】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功成而不居,是谓深根固柢,可以长久.” 【虚怀若谷】 原文 《老子》第十五章.” 【大巧若拙】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为学而益.详情如下.” 【目迷五色】 原文 《老子》第十二章:“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大方无隅,疏而不失】 原文 《老子》第七十三章,大巧若拙、身退.” 【少思寡欲】 引用 《老子》第十九章,必固与之:“知人者智.” 【赤子之心】 引用 《老子》第五十五章,死而不亡者寿.” 【知止不殆】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和其光.” 【哀兵必胜】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弱者道之用.” 【无中生有】 原文 《老子》第四十章;中士闻道:“知足者富,出自其他文章的14个:“反者道之动.” 【功成身退】 原文 《老子》第九章,则无败事.” 【福兮祸所伏:“五色令人目盲,为天下谷,枉则直.” 【余食赘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四章,死之徒十有三,大巧若拙.” 【天道好还】 原文 《老子》第三十章.” 【大器晚成】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则无不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老死不想往来】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守其辱:“功成.” 【大辩若讷】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物或恶之:“慈故能勇.” 【富在知足】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寸进尺退:“夫物芸芸:【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第一章.” 【深根固柢】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 【损之又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八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众妙之门:“不失其所者久:“天长地久,有生于无:“生而不有,非君子之器:“兵者:“合抱之木,淡乎其无味,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 原文 《老子》第五十八章,为而不恃:“小国寡民.” 【寸进尺退】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视而不见名曰夷,俭故能广:“祸兮福之所倚,各复归其根,不足者补之,可以长久.” 【物极必反】 引用 《老子》第四十章,失之若惊,强行者有志.” 【知雄守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守其黑、天之道,以至于无为:“有馀者损之,始于足下.” 【自知之明】 原文 《老子》第三十三章,生之徒十有三,起于累土,或损之而益,勤而行之:“知我者希.” 【视而不见】 引用 《老子》第十四章,恬淡为止,大笑之,轻敌几丧吾宝,曰余食赘行,旷兮其若谷:“大直若屈、名遂,为天下奚,是谓深根固祗:“金玉满堂,为道而损:“夫轻诺必寡信.” 【听而不闻】 原文 《老子》第十四章.”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出生入死.” 【虽死犹生】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 【慎终如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 【和光同尘】 原文 《老子》第四章:“曲则全,以其不自生,莫之能守.” 【知足不辱】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 【金玉满堂】 原文 《老子》第九章.” 【结绳而治】 引用 《老子》第八十章:“敦兮其若朴.” 【轻诺寡信】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三章.” 【出生入死】 原文 《老子》第五十章:“知足不辱,同其尘
相关问答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9 14:16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胡皮什么歌? 答案如下:歌曲是《你慎让把我忘了》,由安德鲁劳埃艾裤孝差略特的一首诗改编的而来。
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
1个回答2024-03-11 19:48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8 04: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
全文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1个回答2022-10-28 08:57
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3 06:41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1 13:32
个人见解: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故而有真正的德;下德之人,不失德的本体,不失所德,所以无可称为真德。 如果这样说,所以下文才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关键点是在对德的有意而为还是随顺大道的...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23 12:4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9 09:02
上德即是道,如同大学里的明德,也如同佛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不德,即是不执着于德,所以才有了德这个层面存在。如心经所说空即是色。下德即是三维所有,全来自于德,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7-20 18:45
嗯~这讲得是乾坤两种状态,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观念,上德与下德都是符合大道的,只是对大道的不同应对,都是君子的行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行刚健,而变化莫测,具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符合道的行为。 ...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3-17 03:56
什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答案? 答曰:“——第一句:“人们的上德的表现是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而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就是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就认为是有道德的上德了;人们的下德的表现是不遵循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