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有这个故事吗?

2024-03-04 02:52

1个回答

      近日翻读朱正的随笔集《思想的风景》,见其中有一短文《皮匠辨》,文中说:“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大约是说明群众的智慧吧,一个不如二人计嘛。人多,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知识领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大家凑起来,互相补充,纠正,结果总会比较好。一个再高明的人,总不免有他的局限性,他独自作出的决定往往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最准确的。就说诸葛亮吧,尽管正史上说他‘将略非其所长’,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怎么民间谚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他呢?

      “为什么是三个皮匠,而不是别的铁匠、砌匠、花匠,或别的裁缝、老农之类呢?依我看,‘皮匠’应该写作‘裨将’才对,裨将也就是副将(在战争中多冲在第一线上的),所谓偏裨,指的是中下级军官,这才和战争有关,也才能同军事家诸葛亮比一比高低了。”——这一段话,分明是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候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稳位军中帐的诸葛亮来得正确,来得实在和有效。“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或:顶个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也就是说,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讹成了“皮匠”——这毕竟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写,容易记,容易为文化不高的民间百姓口头上使用和口口流传。就像中国老百姓许多同音讹用一样,比如将杜拾遗(杜甫)写成杜十姨(见《聊斋志异》)、梁武帝讹成梁五弟(见《彷徨·长明灯》),又像辛亥革命期间的乡下偏僻的农民,像阿Q一样,将自由讹成“柿油”,所以“裨将”讹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不知何时,它由“裨将”讹成了“皮匠”?——那实在不是我们所能知道了。

 

相关问答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30 22:45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三个一般的人的智慧和起来也要顶一个聪明的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7 04:17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同义词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意思: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
全文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个回答2023-01-20 12:36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比较多能够想出比较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集思广益。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12
  有好几个版本。传说 ,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
全文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是讲什么?
1个回答2022-10-09 20:17
人多想的点子多
谁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典故?
1个回答2022-12-08 14:53
是这样吗?长见识咯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典故从何而来
1个回答2024-03-04 14:51
出自《增广贤文》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读完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1:03
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三个才能平庸的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真的能顶过诸葛亮么?
3个回答2022-09-04 12:20
三个臭皮匠肯定是顶不上一个诸葛亮的,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形容遇事要多和别人商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是什么职业?
3个回答2023-08-19 09:30
在古代臭皮匠就是制作一些器具,或者说是很多日常所用的工具,对于罩唯手武器的制造山宽以及工具的制造都十分的熟悉,对战场的兵法也略有了解,所以也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物嫌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