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百足之虫 死

2024-03-04 18:49

1个回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释义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仆倒。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想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仍然存在(多含贬义)。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相关问答
百足虫是什么动物?
1个回答2024-02-08 04:29
也叫千足虫滴 长得像蜈蚣 是节肢动物 多成黑色和黑红色 很多脚 所以叫百足虫 一般没有毒 但是看起来恐怖涅 牙齿像蜘蛛 钳子形的
百足之虫是指什么动物?
1个回答2024-02-07 03:14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
全文
百足之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4:35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①马陆的别名。体长而稍扁,长寸余,由许多环节构成,各节有足一至二对。中断成两截,头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国、旧家或势位富厚的人。②蜈蚣的俗称。
百足之虫是什么动物
1个回答2024-02-14 21:21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 ①马陆的别名。体长而稍扁,长寸余,由许多环节构成,各节有足一至二对。中断成两截,头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国、旧家或势位富厚的人。 ②蜈蚣的俗称。 来源处——百科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的成语出处
1个回答2024-02-15 09:56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 :“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示例】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个回答2024-02-24 18:33
《红楼梦》第二回 背景是贾雨村与冷子兴之间交谈,主要内容是都中新闻~ 算了~我把这段给你附上~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雨村因问: "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2-25 17:3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语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译文
1个回答2024-03-01 09:59
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源头的泉水枯竭了,那么溪流也就干涸了;树木的根部腐烂了,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可以庇佑根部,枝条凋落...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1 10:22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世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自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
全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译文
1个回答2024-03-15 06:07
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源头的泉水枯竭了,那么溪流也就干涸了;树木的根部腐烂了,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可以庇佑根部,枝条凋落...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