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2024-03-08 03:55

1个回答
  高原筑路兵:陈俊贵的故事
  陈俊贵是我们数万筑路官兵中的一员。和陈俊贵一样,在修建天山公路的过程中,我们数万筑路官兵都遇到过“险情”,我所在的连队就曾经历过“弹尽粮绝”的困境。1977年三四月间,我们连队在修建冰达坂哈希勒根隧道北口时,漫天大雪连续下了5天5夜,平地积雪两米多厚,给养车根本无法上来,联系中断,连队面临断炊。我们把仅能维持几天的粮食按1个月安排,把一天三餐改为两餐,干饭改为稀饭,后来连稀饭也不够吃了,每顿只能喝些盐面糊糊充饥。团里得知我们的困境后,让我们安营扎寨等待救援,可战士们说:我们上山就是为了施工的,守在帐篷里算什么?大家坚决要求上工地。连里除安排一部分人从山上往山下挖雪通路外,其他战士在忍饥挨饿的状态下冲上了工地。机械上不来,就用铁锹钢钎手工干;汽车开不动,就用人拉肩扛,硬是把290吨炸药、1500吨水泥从沟底扛到山腰施工点。

  10多天过去了,我们又面临新的考验:连队的煤烧完了!在冰天雪地的帐篷里战士们不仅不能生火取暖,连做饭也成了大问题。连部决定停工3天,发动大家到雪峰下刨雪捡柴。但在这几乎终年积雪的山腰哪里有柴啊?费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扒开几米深的积雪后,得到的只是几把骆驼刺之类的干草,还不够化半锅雪用。实在没有办法,连里下了狠心,把带来的桌椅板凳、木箱集中起来劈开烧饭,最后把睡的床板也抽出一半烧掉了,我们两三个人挤到一个铺上睡。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帐篷里无柴生火,干部们怕战士睡的时间长了冻伤,就轮流值班,分几次把战士们叫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增加一点热量再睡。当第24天道路修通后,副团长带领警通连送粮送柴到达工地时,我们连已修建导洞3200多米,疏通施工便道10多公里,超额完成了团里下达的任务。副团长看到我们一个个因高山紫外线照射和雪光反射,眼睛红肿得像个桃,脸上黑一块紫一块,铜钱大的皮一块块脱落,嘴唇都裂了几道血口子,人人眼窝深陷。当时,他就抱着我们哭了。

  修建天山公路的10年,我们先后有183名情同手足的战友长眠天山,数千名官兵受伤致残,他们把火一样的青春年华和年轻的生命融进了长长的天山公路,凝聚成了“天山精神”。

  35年来,我们总队的官兵默默奋战在祖国大江南北,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拓路不止,那分布在祖国版图上的座座大桥、通衢大道,是筑路官兵用忠诚、青春、智慧和汗水铸就的无字丰碑。去年6月,我们总队千名官兵再赴天山,沿着当年陈俊贵的足迹,担负天山公路改建工程中最艰苦、最艰险的施工任务。官兵们铆足了劲:发扬陈俊贵身上体现的筑路兵的精神,续写天山精神的新篇章。
相关问答
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2-09-30 07:24
反正,很感人吧
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1-29 14:44
  高原筑路兵:陈俊贵的故事   陈俊贵是我们数万筑路官兵中的一员。和陈俊贵一样,在修建天山公路的过程中,我们数万筑路官兵都遇到过“险情”,我所在的连队就曾经历过“弹尽粮绝”的困境。1977年三四...
全文
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
1个回答2024-03-19 21:39
  高原筑路兵:陈俊贵的故事   陈俊贵是我们数万筑路官兵中的一员。和陈俊贵一样,在修建天山公路的过程中,我们数万筑路官兵都遇到过“险情”,我所在的连队就曾经历过“弹尽粮绝”的困境。1977年三四月...
全文
关于青藏高原筑路兵的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08:44
青藏漫笔之四感悟青藏精神 终于到了唐古拉山口!石碑上镌刻的数字明白无误的告诉我,脚下踩着的土地海拔是5231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50%,此时此刻,放眼眺望连绵千里,白雪皑皑的冰...
全文
世界十大建筑奇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05 23:15
埃及金字塔算咩
中国有哪些奇迹建筑
1个回答2023-08-16 08:45
回味奇迹建筑
和小兵张嘎有关的红色建筑?
1个回答2024-01-22 05:25
和小兵张嘎有关的红色建筑是:小冰张嘎的故乡河北保定白洋淀赵庄子村码头。
定海三总兵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09 14:05
定海抗英“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1841年9月,英军再犯舟山,定海抗英“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5800名将士血战六昼夜,全部殉国。后人缅怀先烈,建三忠祠以纪念三总兵,原址...
全文
小兵张嘎事迹
1个回答2024-02-14 19:10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
全文
定海三总兵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15 07:44
定海抗英“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1841年9月,英军再犯舟山,定海抗英“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5800名将士血战六昼夜,全部殉国。后人缅怀先烈,建三忠祠以纪念三总兵,原址在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