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下齐大饥给人的启示?

2024-03-08 08:00

1个回答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关问答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 翻译
1个回答2024-03-25 18:46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
全文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 翻译
1个回答2024-03-19 22:30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
全文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 翻译
1个回答2022-09-21 03:54
这是饥慌时做为黔敖是个好人来帮助人,但是他用悔辱的话来讽刺饥饿的路人。
礼记檀弓两则小故事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06 13:22
孙希旦认为:本篇是孔门弟子所作,开篇记录了一个名叫檀弓的人的故事,故以“檀弓”为篇名。篇中较多记录了丧事的礼节,对天子诸侯的有关礼制也作了一些考证。但篇中也有些不切实的传闻和记述不尽不实之处。在注释...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10:21
《礼记.檀弓》一则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3:17
01 《礼记.檀弓》一则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孔子立...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1-26 02:06
《礼记.檀弓》一则: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码改枝,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
全文
《礼记·檀弓》
1个回答2024-01-20 20:16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
全文
《礼记·檀弓》
1个回答2024-02-12 20:02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
全文
礼记檀弓故事二则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16 17:24
该诗主要想说明做人要有骨气,绝不能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施舍的道理。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