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的代入感

2024-03-11 09:26

1个回答
网文有一个大家讳莫如深的字眼“代入感”,这三个字成为了无数扑街写手的噩梦,更是诸多编辑诸多大神常挂嘴边的标准教条。一些还没窥得门径的写手,往往收到“代入感极差”的评语于是就此被编辑列为边缘写手。那么到底什么是“代入感”呢?

有人说,要想文章有代入感,必须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源于生活,让人觉得很接近。有人说,文章的代入感就是语言够生动,或者文风小白通俗易懂。更有人说,代入感就是要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跟着读进去了。

小说的根本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小说不称其为小说。而故事的核心是人物,人物角色是故事的灵魂。人物,尤其是主角,在小说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且不论没有出色人物塑造的没耐前提下是否能真的构架出精彩的情节,一个情节无论多精彩绝伦假如没有核心人物角色的支持它也不可能成为一部好看经典的小说。

问一本书是否有代入感,从广义上说,等于问这本书是否吸引人,这涉及的东西几乎是所有有关写作的技巧。而对于新人来说,要一下子全部弄清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抓住一些关键,先走出第一步,这比较实际。

影响代入感的第一个因素:主角。

主角是什么样,就意味着读者将用什么样的视角去体验书中的故事,甚至影响到读者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故事。主角是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或兴趣,便是其中的关键。

有关主角的所有设定,都会影响代入感,包括性别、职业、身世、能力、性格、年龄、外貌、价值观、目标等等。这些因素中,有主次之分,有的重要,有的次要,具体还要结合小说的类型和读者的需求来分析。

比如有很多,我们说穿越比古言更有代入感,这个就是在主角身份上的区别。穿越的是有现代人穿过去的,所以呢,会让大家产生更好的代入感,另外,大家觉得基本的设定中,还有哪些有代入感?

比如你说,西幻也好,科幻也好,主角所处的,是一个与我们的世界不同的地方。

那里的道德、习俗必然与我们的现实社会有出入,这样的角色,读者的代入感天然就会不足。

如果你写是个正常的人穿越过去的,可能代入感就会强了。

举个例子,这个角色可能会有父母。

按道理讲,角色会比较尊重父母。

以古中国为蓝本创造的世界中,这个角色很可能应该服从父母对他做出的决定,但是读者不会喜欢这个,因为这又不是他们的父母。

这,恰恰是很多小说把主角写为父母双亡的原因之一,即你最好别给角色添加一个他天然就该尊敬而读者没道理去尊敬的角色。

总之呢,你的主角背景和读者越贴近,读者就越容易产生代入感。

关于读者需求,这是所有商业写手永远都必须追问的问题。它不会有现成不变的答案,需要不断去探索和挖掘。

所以,有人说,代入感,关键就是一个让人喜欢个性鲜明的人物,带着读者走进人物的故事里。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成功的角色塑造,至少让你的小说成功了一半。

有些人大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小到人物样貌衣着神态,通通语焉不详,毛毛躁躁地写情节,并还沉浸在“恩这个坑挖的不错,恩,我觉得这样的情节足够新颖,有亮点”。这是严重不对的观点,人物没有,哪来的情节,人物都没塑造成功,情节和人物脱节,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代入你的小说中。

还有些人,开篇啰里啰嗦交代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外向的,这个人长的很美,这个人如何如何。 并不一定是交代的多,就代表人物形象饱满!情节和人物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情节的推演,人物性格越渐突出,在面对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处理手段,就是其性格本身。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把人物形象立起来。

正常的人物引导情节是先完善出主角的性格,再根据其中的一种性格表象去设计开头,将这种性格表露出来。

作者握逗只需要将主角的什么性格表现出来,再根据于此,思考出合理的情节,就可以将剧情连贯起来。

这段很好的表达了男主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又突出了男主对女主的不同,后面续写性很强, 吐出了爽点, 自然就有代入了,主角爽了读者也爽了,这就是代入,爽文大多都是这样来的。

第一种是正常的人物引导情节。先完善出主角的性格,再根据其中的一种性格表象去设计开头,将这种性格表露出来。

幻想小说,就是段察卖靠实现读者的心里欲望来吸引人的,这就是一种情景触动,让人不自觉的响起自己平常的生活,代入到主角中去。

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主角不能摆脱普通人的身份。

随着主角的发展,必然会进入到一个地位或者境界比较高的状态。这个时候主角做事的方法必然和普通人有距离。

但是这种距离只能是手法和可调动的资源上的不同,而不能是价值观的差异。

就是通过这些夸张的手法拉开于普通人的距离。

影响代入感的第二个因素:故事背景。

背景上设定是整个故事的舞台,是一切的根基。在进行小说故事背景的设定时,一定要就认真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如果读者无法认同或理解小说的背景,那么其它的便无从谈起。

危机局面的营造 ,让读者快速进入故事情境中。

这段是网络小说的开篇设定,短短的三段文字,就埋下了数个伏笔,即交代了发生的事件、地点、事件,又点明了相关府邸,引出了无限的想像,让读者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

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读者总会在脑海里想象一些自己基本见不到的景象,去寻求这种刺激。而在一章的开头,就营造出一种处于危机的局面,必然会让读者的思绪活跃起来,主动的代入到这个环境中去。只要你这个世界塑造的足够真实,那么读者自然就很容易也很愿意代入。

我们要注意到主角是如何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穿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与这个新世界的联系。穿越而来的主角与这个新世界缺乏联系。他不必为这个世界的任何人、任何事拼命或奋斗。如果开头没有激烈的剧情,是不能够吸引读者的那么,作者必须给主角迅速建立对新世界的联系,从而使主角的奋斗变得有意义。

另外,故事背景,很多作者都喜欢为自己的作品塑造宏大的世界观,并且各种设定都设计得非常精细。

但是有一些作者一方面设定做的很爽,另一方面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没有活用这些设定,或者并没有在设定框架间编写“合理的”故事。

有不少作者沉醉于构建庞大设定间,却忽略了自己搭建起的这些设定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从而造成了实际成文过程中某些设定被忽略、被弱化。或是整个故事叙述并不符合设定隐含的内在发展逻辑。这就要求作者写符合小说设定的故事,强弱对抗、阵营区分、人物立场、成长轨迹都应该在设定的框架之内。

并且主人公的剧情与经历也应该依循这个框架的一般法则。与“让人感同身受的代入感”结合,推动剧情的发展。

影响代入感的第三个因素:剧情

小说说到底仍然是要讲故事,读者看的最终是故事。精彩的情节让人欲罢不能代入其中,乏味的情节让人弃之如蔽。有了人物,有了背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它们动起来,以形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一篇小说的剧情对于小说代入感是十分关键的,甚至是核心的。(要注意一点,人物、剧情、故事背景之间是有交集的,在讨论代入感时,这三点也同样会互相影响,不能孤立分析。)

每种题材的小说,代入感是不同的,目的都是让读者和书中主角产生共鸣,让读者以为自己就是主角。

其实大纲如骨架 ,写小说就是铸造一个完整人身的过程,无论你是想先把轮廓弄好,再一点一点打造脉络文理,还是随性而发,只要能保证这种方式对自己来说是合适的就可以。

而关于剧情,涉及的东西也很多,包括铺垫、冲突、悬念、节奏、高潮、布局、伏笔、主线、支线等等。这么多东西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展开讨论,这里建议大家先讨论“主线”。

写手要学会从大局上对小说进行规划,从整体到细节,这样更容易抓住关键, 主线剧情是全文的核心 。

把主要必须写到的几点明确在心,期间的事情发挥想象力去填补, 合理性是维持好一条主线的基础。

主线其实就是剧情走向,给读者一个期待。有期待,就有代入感。走向可以是人物关系的升级,或者主角能力、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升级。

比如之前的咱们的种田文啊,种田文有个升级的体系,所以你在设定的时候,要注意这样的一个体系,体系主角一个成长的过程。

A:主线确定好不就行了吗?比如:主角去某地寻宝,最后成功了,这就是主线。

B:主线要有层次感,否则就没有期待感。寻宝,是主线。会不断得到宝,这就是期待。

寻宝要好看,首先要让这宝贝很吸引人。然后就是设置种种障碍,拟出得宝的步骤或条件。这些都是设定主线时需要考考虑进去的。

主线说白了,就是主角的成长历程,所有事情都是为主线服务的。有主线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人期待,然后当你切入支线时,这种期待感依然不会消失。如果支线再能够加强主线的期待感,就更吸引人。

有主线,有时即使你没有获得好处,但读者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比如,你的主线就是得到一个重生种田,但主角描述根本没有多少重生的,只是读者知道早晚会用到重生的金手指,有期待,这就吸引人。

一个设计足够出彩的情节,也许不用过多的对话和人物描写,也能够让人物在读者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转折的剧情突变才是将人物性格完美展现的平台。

另外就是,能让人记住的对话。 并不用过多的进行对话,但你可以写到主角软弱的时候,或是需要依靠的时候,每次都是这样一个女主角出现,用寥寥几句言语就能给予主角一种心灵的平静,这样也能够将女主角突出。

影响代入感的第四个因素:文字

无论小说写的是什么,它都是用文字来呈现的,因此文字本身对于代入感肯定是有影响的。你的文字是否将故事流畅、通俗、完整的表达出来,能否让读者毫不费劲地看懂,这是基础。

文笔也影响故事背景的重要因素。文笔,在传统文学里,还会包括文字的节奏感、韵律感、华美感、艺术性、思想性等等许多东西。但这些在网文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算重要,大家也推敲不起。

网文里的文笔,最重要的的因素就是:流畅、通俗、完整(或说细节的真实),其中前两点是基础,第三点是一个分水岭。

不同类型的小说需要相应的文字风格去诠释,不同的叙述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但关于文字,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个很难做定性讨论的话题。对于网文业说,文字的要求很简单,流畅,通俗。

在众多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中,将主角人物的这部分加强。不过这里,所需要作者对于一些能够引发人物明显情绪的动作或者神态描写。

推荐我以前看过的一个总结帖,是讲的女性能够吸引男性注意的二十个动作,比如用手将发髻绕到耳后。

还有洗头的动作,女主角弯身,温柔的将头发垂到洗浴用具中,露出修长的脖颈,其它的还有很多一些能明显引起读者共同想象的动作都可以在很少的字句中引发读者的共性想象,既能够构筑起一个足以逼真的画面场景,增加读者的代入感,也能刺激读者的情感,让有这种经历的读者,对这个女主角的印象深刻。

事实也是,即使是大神们,也有诸多缺陷,惹来很多钻空的人谩骂鄙夷。是的,假如一个人文笔都不行,小说肯定不是好小说。有些挑刺的人,总喜欢以“好坏”来论定网文。

我想说,这不是文学品评,谢谢。你想装高雅,请去品评名著。我认为,网文好坏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读者爱不爱看,看的人多不多?其他一切都是扯淡,别跟我谈文学素养,谈文笔好坏,谈经史哲学。
相关问答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1个回答2024-02-07 10:07
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多媒体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歌曲、音乐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问题导入法、自由谈话式导入法、情景剧表演导入法、讲故事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质疑导入法、审...
全文
浅谈老师与孩子如何进行心灵对话
1个回答2024-01-25 10:21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倾注满腔的爱,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索语言沟通艺术才是务实的、有效的。 高尔基说“谁爱...
全文
浅谈家校合一
1个回答2024-02-28 10:23
        第一次写,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琐事,检查作业,学生字体潦草,多次说教依旧如此, 告知家长,目的想让家长重视并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家长反过来说是老师的责任,大概意思就是事不关己,教育...
全文
浅谈如何将绘本有效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1个回答2024-01-18 15:54
作为一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形象有趣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在课...
全文
浅谈对于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1-27 10:24
1、 首先作为老师自己要先喜欢,要多接触。你会的多了,选择就大。 2、 要多看传统戏,那才是中国京剧的精髓。不要只关注样板戏,那是时代的产物,不能完全代表京剧。但当时的样板戏也是汇集了全国最...
全文
浅谈舞蹈教学如何融入音乐课堂
1个回答2024-03-13 07:16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从新认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求新 求学 求知...
全文
浅析和浅谈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7-20 01:45
浅析:随意、不盯仿作旅春深入地分析。侧重拆则耐于分析,较理性化。 浅谈:随便谈谈,浅尝辄止。侧重于谈论,较表象化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
1个回答2024-02-16 09:56
在课堂情境中,重要的事就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的态度和师生关系相比,学校里的一切材料、设备和场地的重要性便居于第二位了。"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
全文
浅谈怎样上好一年级的数学课
1个回答2024-02-07 15:27
当孩子们会说话时大人们便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一年级数学课本形式上看,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环境。打开教材,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
全文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
1个回答2024-01-21 01:06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胡晓冬 关键词:关爱欣赏尊重帮助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就必需要有教师的愉快的教学。愉快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爱心,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关...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