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相声班

绘画龙舟粽子教案中班?
1个回答2024-01-19 02:58

先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画面展示赛龙舟吃粽子的情景

然后进行简单描绘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赛龙舟》
1个回答2024-01-29 14:57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赛龙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轿尺兆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能灵活和创造性地玩游戏。

  2、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平衡木一张,小椅子两张,皮球报纸若干,龙的头饰3"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下列游戏:

  1、两人从两边同时走上独木桥,怎样才能走过小桥,且自己和对方不被挤到桥下。

  2、两人拿一张有洞的报纸,将身体套入报纸中,变成一个“连体人”一起向前跑,尽量不让报纸撕开。

  3、两人一起用身体任何一部位(除了手)拿住球向前行进,球不掉下来。

  二、幼儿和教师一起讨论:

  1、你们是怎样玩的?成功吗?怎样做能成功?

  2、师小结:玩这些游戏时最好事先商量好办法,玩时两人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成功。

  三、游戏:赛龙舟中秋节快到了,这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江南水乡进行龙舟比赛。今天,我们也来赛龙舟好吗?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几闭租困猛个小组还可以比赛,哪组先拿到红旗哪组胜。游戏进行2"3遍。

  四、结束:腿部放松运动。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
1个回答2023-11-30 16:10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渔舟唱晚》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 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反思:

  整节课层次清楚,教学效果明显,我从幼儿的摇头晃脑中就看出已经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了意境.特别是欣赏视频上演员的现场演奏,响起了幼儿的阵阵掌声,透过掌声我深深感觉到幼儿被民族音乐的魅力所震撼。

  但由于这首乐曲比较优美抒情,所以一节课还是显得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对于这种乐曲的欣赏教学怎么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呢?我想只有用新课程理念做指导,深挖教材、合理设计,反复实践,总结方法,欣赏教学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这既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渔舟唱晚》是一首经典的古筝曲目,是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欣赏补充教材。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这种艺术表现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幼儿对社会的亲和能力,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认为:音乐欣赏活动《渔舟唱晚》满足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释放和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及抒情、欢快的情绪,能用划船、捕鱼等动作分别表现乐曲A段的悠扬和B段的欢快;

  3.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重点难点】

  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活动准备】

  《渔舟唱晚》音乐CD、课件PPT、小鱼和渔夫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让孩子们倾听《渔舟唱晚》的音乐

  1.听前先提出要求:“听到音乐你想到了一些什么?”

  2.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听音乐,在倾听结束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二是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倾听音乐)

  (二)邀请孩子们观看《渔舟唱晚》课件

  1.让孩子们感受真实的音乐情景。

  2.邀请一位幼儿配合,随着A段音乐开展双人划船的动作,(如两人面对面正步位伸坐于地上,手拉手前后摇动,做划船状,调动幼儿的情绪);

  3.学划船动作,调动幼儿的情绪。

  (三)幼儿相互配合学做动作

  1.请幼儿两两配合,跟随A段音乐尽情的展示与众不同的划船动作;

  2.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幼儿跟随B段音乐设计捕鱼的动作。

  (四)分组进行“快乐小渔民”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两组,即划船组和捕鱼组,开展“快乐的小渔民”的游戏。(玩法是:播放A段音乐,划船组幼儿自由划船,捕鱼组的幼儿则扮演小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播放B段音乐由捕鱼组活动,而划船组则又扮演小鱼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2.幼儿学划船动作;

  3.幼儿开展划船捕鱼游戏;

  4.教师激励评价幼儿,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情绪。

  (五)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音乐欣赏活动课,总体来说我班的孩子对于这个音乐故事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请他(她)们根据故事情节和乐曲创编动作、表情时,他们惟妙惟肖,当然有些孩子在到前台表演时还是有些拘谨的。后来的“划船”音乐表演游戏还是满精彩的。 随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划船的'和捕鱼的,我觉得这个环节完成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今后,我要多多设计学生喜欢的音乐环节,以提高音乐课的课堂效率。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幼儿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安静倾听古筝曲,感受古筝曲宁静、悠扬的意境。

  3.学习乐曲ABC结构的特点,初步了解“傍晚渔民捕鱼归来”的含义。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的初浅的乐曲ABA等结构的知识;教师熟练弹奏古筝曲《渔舟唱晚》。

  2.物质材料:电脑、电视、课件《渔舟唱晚》、古筝一架、蓝色地垫。

  3.环境准备:创设蓝色海洋的氛围。

   活动过程

  ⒈整体感受

  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思考:听着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猜猜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⒉分段理解

  ①教师完整弹奏《渔舟唱晚》,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幼儿思考: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可以分成几段?

  ②分段欣赏,幼儿跟随乐曲自由摇摆身体,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

  幼儿思考:听到节奏不同的乐曲,你们想到了什么?

  (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③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幼儿思考: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意境?

  ⒊艺术同构活动

  借助多媒体课件听音乐,找找哪些图片给你的感觉快或慢,把图片贴到相对应的地方。

  ⒋这首乐曲有一个非常美的名字:《渔舟唱晚》。

  配合课件出示“渔(渔民)、舟(船)、唱(唱歌)、晚(傍晚)”。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将心中对乐曲的感觉绘画出来。

  2.找找哪些图画表现慢,哪些图画表现快。

  3.提供幼儿一些材料,让幼儿自由表现乐曲的快和慢。

   活动反思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名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音乐曲调优美,形象突出,对比鲜明,适宜幼儿欣赏。整个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安静、投入地倾听音乐,唤起相应的联想,这是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进一步把握音乐的性质和变化,引导幼儿通过语言表述、音画通感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部分,了解曲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乐曲所展现的优美画面和美好意境,让幼儿加深对美的体验,获得情感的升华,从而积累审美经验。

  可以看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自由的、有创意的、富有个性的,活动“重视了幼儿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和审美情感体验,重视了幼儿与音乐材料所进行的平等的心灵对话”。在这一活动中,可以体会到:音乐欣赏除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更具有开启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价值。

  活动资源

  ⒈作品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⒉教师的解说词

  太阳快要落山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微风轻轻地吹着,湖面上波光粼粼,渔民们在美丽的湖面上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悠闲地划着渔船。起风了,渔民们赶快划着渔船回家。湖面上的波浪越来越大,渔民们用力地划船,越划越快。风停了,渔舟靠岸,渔民回家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4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那么怎样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怎样让我们的孩子们喜欢音乐呢?这个问题一直引导着我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寻找更多孩子们喜欢的音乐,寻找更多适合孩子们发展的音乐。下面我想就《渔舟唱晚》这次活动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渔舟唱晚》是一首经典的古筝曲目,是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欣赏补充教材。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这种艺术表现行式,可以初步了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幼儿对社会的亲和能力,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而本班幼儿在中班时就已经进行过民乐的欣赏和节奏、律动的训练,到了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创编律动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已经具有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经过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认为:音乐欣赏活动《渔舟唱晚》满足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释放和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及抒情、欢快的情绪,能用划船、捕鱼等动作分别表现乐曲A段的悠扬和B段的欢快;

  3、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感受民族乐器带轻松和惬意。

  以上的活动目标是根据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目标的原则制定的,那就是:“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活动准备:

  1、《渔舟唱晚》课件和音乐;

  2、实物古筝一台。

  选择这些形象直观教具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真实,亲切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四、活动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入课题、

  1、让孩子们倾听《渔舟唱晚》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听前先提出要求:“听到音乐你想到了一些什么?”这样做目的有两点,一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二是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倾听音乐;

  2、在倾听结束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3、邀请孩子们观看《渔舟唱晚》课件,让孩子们感受真实的音乐情景(播放课件);

  (二)、音乐游戏“快乐的小渔民”。

  1、我会邀请一位幼儿配合,随着A段音乐开展双人划船的动作,如两人面对面正步位伸坐于地上,手拉手前后摇动,做划船状,调动幼儿的情绪;

  2、接着我会请幼儿两两配合,跟随A段音乐尽情的展示与众不同的划船动作;

  3、我会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幼儿跟随B段音乐设计捕鱼的动作;

  4、将幼儿分成两组,即划船组和捕鱼组,开展“快乐的小渔民”的游戏。玩法是:播放A段音乐,划船组幼儿自由划船,捕鱼组的幼儿则扮演小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播放B段音乐由捕鱼组活动,而划船组则又扮演小鱼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A、B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在倾听中感受在感受中表现在表现中创造—————大班综合音乐活动《渔舟唱晚》

  设计以上环节的依据是我知道幼儿艺术活动是在他们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让他们快乐的创造和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会根据幼儿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对表达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三)、出示古筝图片(放课件)和实物古筝,让幼儿认识古筝的音色特点,知道《渔舟唱晚》就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激发幼儿兴趣,然后利用古筝现场演奏开展音乐游戏“快乐的小渔民”,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延伸活动:

  此次活动结束后,我会将古筝和《渔舟唱晚》的音乐投放到音乐区角,让孩子们深入的认识我们的民族乐器,爱上我们的民族音乐。

大班语言刻舟求剑教案?
1个回答2024-01-07 07:4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舟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词语,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及新词。

  3、默读课文

  要求:把文中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提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看《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复述故事。

  (1)、播放《刻舟求剑》的动画片,学生边听边想。

  (2)、指导复述方法。

  (3)、同桌互相复述。

  (4)、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表演故事。

  请4名同学表演故事,教师和其余同学朗读叙述部分。

  4、思考:那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为什么?

  教师小结。

  四、拓展想象。

  小组讨论:

  1、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一起坐船过江的人看到他没有捞到宝剑会说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揭示道理。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个道理,在生活中还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吗?

幼儿园中班划龙舟教案
1个回答2023-12-18 02:13

幼儿园中班划龙舟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习俗,认识龙舟的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制作龙舟模型,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1. 龙舟模型一个。


2. 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龙舟模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龙舟的形状和特征。


2. 教师介绍端午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3. 教师示范制作龙舟模型,让幼儿了解制作步骤和方法。


4. 幼儿动手制作龙舟模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 展示幼儿制作的龙舟模型,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科学教案从独木舟到大轮船
1个回答2024-02-15 07:1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虚线连接的方法画轮船的外形.
2、感受描线活动的愉快。
活动重点: 学会按虚线画轮船的外形。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大轮船》、放大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变戏法”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幅放大的实例画,图上描有轮船的虚线。
—“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师用水彩笔将虚线连起来。
—“小眼睛睁大,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2、幼儿练习:
(1)用游戏口吻引导幼儿。
—“你们会变戏法吗?”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幼儿跟老师一起描线。
(3)集体说说我们变出了什么东西(一艘大轮船)。
小班科学教案从独木舟到大轮船
1个回答2024-02-29 05:49
(1)把木头挖成空心的独木舟不能增加浮力,因为当独木舟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由平衡条件可知,f浮=g,所以浮力取决于g,而当挖去一部分后,g减小,故f也减小。
(2)轮船不是实心的,它里面有很多空间由空气填满,所以轮船的平均密度是完全可以实现比水的密度小,则密度小的可以漂浮在密度大之上,这样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轮船不会沉了。
带舟字舟字的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4:46
破釜沉舟、
刻舟求剑、
同舟共济、
风雨同舟、
木已成舟、
逆水行舟、
舟车劳顿、
顺水推舟、
积羽沉舟、
吴越同舟、
载舟覆舟、
舟中敌国、
李郭同舟、
舟水之喻、
顺水行舟、
胡越同舟、
济河焚舟、
吞舟是漏、
李郭仙舟、
柏舟之誓、
吞舟之鱼、
白鱼入舟、
柏舟之节、
虚舟飘瓦、
风雨共舟、
盐梅舟楫、
网漏吞舟、
鸿毳沉舟、
小隙沉舟、
破釜沈舟
说明能给我写一些舟山本地话!常用的!我想学舟山话!
1个回答2024-03-15 05:54

1、呀呀=谢谢
2、侬好=你好
3、饭却够伐=饭吃过没有
4、艘系=什么
5、咋艘=干什么
6、叠都笑=这个多少
7、晓得类=知道了
8、阿拉咋艘其=我们干什么去
9、噶局=这么贵

1、舟山,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迟旅帆东海、西靠杭州湾、北面上海市,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辖区陆地面积1440.12平方公里,辖2个市辖区2个县,户籍人口97.33万(2016年末)镇丛。

3、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1687年,属宁波府。

4、1950年,成立定海县人民政府。1953年,成立舟山专区。1967年,改称舟山地区。1987年,撤销舟山地区,成立舟山市。

5、舟山是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   舟山群岛新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群岛新区,境内拥有中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大宗商品交易管理与监督中心。

6、是中国最大的   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素有“东海鱼仓”和“海鲜之都”之称

7、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码雹吐量位于全球第一。著名景点有:普陀山、 朱家尖、 嵊泗、 桃花岛、 东极岛等。

舟舟的成长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05
我想你说的是智障指挥家吧,有个电影“舟舟”,可以在网上找找看看,故事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