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的故事 吴王最终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的劝说妙在哪里?

2024-03-13 05:57

1个回答
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关问答
螳螂捕蝉的劝说吴王的少年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6:44
少孺子 人名,吴王阖闾舍人。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螳螂捕蝉》选自刘向《说苑 正谏篇》。《说苑》和《新序》是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
全文
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1:3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注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全文
<<螳螂捕蝉》妙在哪儿
1个回答2022-09-05 21:13
黄雀在后,妙在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吴王是谁
1个回答2024-02-29 19:30
吴王要去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臣子们说:“谁但敢来劝阻,我就把他处死!”有一个年轻的侍从官,想劝阻又不敢去,就拿上弹弓,揣上弹丸,到后园去游玩,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这样一连三个早晨. 吴王说:“你过来,...
全文
螳螂捕蝉中,吴王指谁
1个回答2024-03-15 13:51
是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寿梦(一名乘),字熟姑,亦称攻卢王、吴兴王,吴侯仲雍十九世孙,吴侯去齐之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
《螳螂捕蝉》中年轻人劝说吴王有什么妙处?
4个回答2023-12-03 05:57
少孺子巧谏吴王 在我国浩瀚的文化史册里,有一个名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人们常用这个典故,讽喻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隐伏着后患的人。可你知道吗?这个富有哲理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聪明少...
全文
少孺子用了什么方法劝说吴王。不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方法
1个回答2024-02-18 10:42
类比论证法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
全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 哪个大臣用故事来劝吴王 你觉得好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4-06 14:32
一个少年劝的吴王 少年聪明机智,很有办法
少孺子用了什么方法劝说吴王。不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方法
1个回答2024-03-01 09:26
类比论证法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