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和伍子胥为什么刎颈之交?

2024-03-20 11:50

1个回答

孙武和伍子胥因为孙武救了伍子胥所以刎颈之交。孙武青年时曾隐居吴国山林,救助了受伤的伍子胥,二人结下刎颈之交,拜将阖闾,携手助吴伐楚。他们曾分道扬镳,也曾为对方以命相搏,最终阴阳相隔,公元前512年,与伍子胥商枣歼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吴王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

断交的原因

伍子胥与孙武断交主要是因为两人对于战争目的不同。伍子胥发动攻楚之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楚平王的杀父杀兄之仇凳局冲。当吴军以弱胜强,放入郢都后,伍子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的尸体,鞭尸报仇。孙武战争的目的在于攻楚是腊宴为了吴国争霸,消除楚国的危险,实现吴国的安宁,也就是以战止战。所以,孙武会与伍子胥发生根本矛盾,道不同不相与谋,一对好友就此断交。

相关问答
刎颈之交的成语解释,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6 03:27
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释义]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悔前蔺...
全文
刎颈之交——什么和什么?
3个回答2022-12-02 19:47
杜伯和左儒。 刎颈之交 汉语成语,拼音是wěn jǐng zhī jiāo,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源是《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儒的故事。
刎颈之交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14 08:14
刎颈之交的意思介绍如下: 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拼音是wěn jǐng zhī jiāo。 原文: 廉颇闻之,肉袒负...
全文
刎颈之交是谁和谁?
1个回答2024-02-10 17:20
刎颈之交是廉颇和蔺相如。 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词源是《东周列国志》中杜伯和左儒的故事。 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
全文
刎颈之交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02:11
故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遗,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
全文
刎颈之交出于何典故?
1个回答2024-02-23 09:03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也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廉颇负荆请罪,二人遂成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说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07 06:05
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于蔺相如时的情况,用到“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这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全文
【开心学国学】“刎颈之交”出自那对人物?
1个回答2024-03-16 01:53
A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出于何典故?
1个回答2024-03-16 17:08
“刎颈”,割脖子。 “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也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廉颇负荆请罪,二人遂...
全文
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6-05 04:51
所谓刎颈之交,是指朋友之间已经达到可以用生命来表达友情的程度。“刎颈”的意思就是割脖子,“交”的意思是交情、友谊,这个成语比喻朋友之间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可以豁出自己的生命去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