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创作背景

2024-04-17 11:26

1个回答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顶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

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扩展资料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相关问答
这首诗是谁创作的?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1个回答2024-01-20 15:41
常见于《醒世恒言》 但这首诗最迟也应作于明朝之前,因为故宫所藏磁州窑白地赭墨彩花蝶纹诗文香筒上便有此诗:) 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他。有朝一日夜霜打,即日青松不见花--与文心那个稍有出入:)...
全文
谁能告诉我伊索寓言的创作背景,也就是作品背景。不要关于伊索的介绍,只要创作背景!!!只要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2-03 10:21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
全文
谁能告诉我伊索寓言的创作背景,也就是作品背景。不要关于伊索的介绍,只要创作背景!!!只要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0 21:36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
全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0 16:02
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是几代儿童久唱不衰的优秀作品。歌词优美抒情,有着诗一般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绘,给人以美的熏陶。全曲感情细腻真...
全文
那片海创作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11
是写的一个故事,是一家三口在坐揽车时,车掉下来了,父母用双手托住孩子,孩子活了,父母死了。写的是这份母爱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之情。
她说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3 04:58
歌曲《她说》除了作曲外,林俊杰希望跨越性别的隔阂,自己担任男性角度制作人,而女性的角度则邀请一位女性音乐人为合作对象,找好友孙燕姿为这首曲填词,因为孙燕姿一听到这首曲的DEMO就被旋律深深吸引,于是...
全文
我们都是好孩子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4 03:02
《我们都是好孩子尘卜吵》由王筝作曲、作词。2005年,王筝回到老家西安,重返儿时弊迹的校园,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王筝根据对生活感悟创作了《我们都是好孩子》这首歌曲,派侍表达对年少生活的怀念。 ...
全文
南山南这首歌创作背景,是不是有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36
是的,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马頔: 我写过一首歌,叫《南山南》,常有人听完后说它太悲伤,接着问起,这首歌里是不是有一个故事。我说,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它就已经和我...
全文
《听妈妈的话》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19 17:27
创作背景是想要表示对母皮陵亲的孝历伏顺。 周杰伦父母离异,平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感受到母亲为了教育孩子十分辛苦,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孝顺,也是为了传递正能量,教育大家学肢握携会孝顺,周杰伦创作了这首歌...
全文
天路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1-24 10:46
2001年,北京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歌曲《天路》由此创作出来。2005年春节前,韩红出价10万元买下《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