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的历史沿革

2024-05-17 04:29

1个回答

河曲,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及唐时属太原。
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
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
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隩州。
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州。
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六年省,十四年复置,属太原府。
清雍正二年改隶保德州。
民国三年置道,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清顺治二年(1645年),县境东西广97公里,南北袤180公里。旧治在太原府西北480公里。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迁治河保营,东抵五寨县界分对坡村100里,至五寨县治215里;西抵黄河岸陕西府谷县界2里;西北抵蒙古边界3里;南抵保德州界朱家村130里,抵岢岚州界石佛河铺170里,至岢岚州治250里;东南抵岢岚州界长流沟170里,至岢岚州治190里;西南抵保德州界西庄村100里,至保德州治130里;北抵偏关县界关河70里;东北抵偏关县界西沟铺73里,至偏关县治80里。抵朔州界120里。
清乾隆四十八年以前,蒙古草地案件,历来由陕西办理。因近河蒙、汉民交涉之案,每就近赴河东呈报,山西厅县代为讯办。以后陕省逐相推委。清乾隆四十八年,经详定界限,自河岸以西50里至十里长滩归河曲管。遇有呈报蒙、汉民交涉案件,先详请神木部郎饬,准格尔贝子委蒙员,押解蒙人来河,会同审办。遂定为例。民国七年,该代管地正式划归河曲。
1949年3月,桦林堡一带48个自然村,10472口人的旧地划归偏关。1950年6月,河西十里长滩东南至黄河岸130个村庄,13174口人属地划归为内蒙准格尔旗。至于保德、五寨、岢岚交界村庄亦有12个划出。遂成的境域。
2000年,河曲县辖:城关镇、楼子营镇、刘家塔镇、巡镇镇、树儿梁乡、南墕乡、寺墕乡、五花城乡、鹿固乡、新窑乡、旧县乡、葛真龙乡、沙坪乡、社梁乡、红崖峁乡、土沟乡、单寨乡、前川乡、阴塔乡、沙泉乡、赵家沟乡。
2000年,河曲县总人口1388****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39052 楼子营镇 9605 刘家塔镇 7806 巡镇镇 14089 树儿粱乡 5613 五花城乡 4067 鹿固乡 4160 寺也乡 4131 南也乡 2865 单寨乡 3287 土沟乡 4078 前川乡 3423 红崖峁乡 2336 旧县乡 8133 抄坪乡 3712 新窑乡 4973 社梁乡 2489 葛真龙乡 2747 沙泉乡 5541 阴塔乡 4128 赵家沟乡 257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河曲县区划调整(缺资料)。 河曲战国属赵,一名林胡,又曰儋林。汉属太原,为河西郡宣武县地。西晋末刘渊据离石,其地属渊。南北朝时属北魏。唐隶太原,为岚州宜芳县地。五代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同下州,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水六寨。庆历初增领下镇寨。治平四年置火山县,熙宁四年废,属代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 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后更名隩州。兴定二年(1218年)九月改隶岚州。四年迁治黄河滩许父寨。元宪宗七年(1257年)省州县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置县。六年省,十四年复置,隶太原府,别号荧台。编户7里。清朝仍旧。顺治二年改为5里。东西广97里,南北袤180里。旧治在太原府西北480里。雍正二年(1724年),改隶保德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迁治河保营。
民国三年(1914年)置道,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7年,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河曲属第二行政区。1940年2月解放,属第二游击区行署二专区。次年8月属晋西北行署二专区。1943年11月,属晋绥边区行署二专区。1945年9月,属晋绥边区雁门行署二专区。次年6月雁门行署撤后直属边区行署。
1949年2月属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二专区。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兴县专员公署,河曲隶之。1952年,划归忻县专员公署。1959年1月,河曲、偏关、保德合并为“河曲县”,驻巡镇。同年7月1日又分三县,恢复原建置。此段属晋北专员公署。1961年,晋北专署撤,河曲复归忻县专员公署。1967年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为忻州行署,河曲仍隶之。

相关问答
三河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14 21:42
上古时期,尧建幽都,禹奠冀州。虞书肇十有二州,于冀分幽、并,于青分莹,此属幽州之域。 商朝,有幽、莹而无并,周有幽、并而无莹,职方所司,吕览所载,皆属幽州。 春秋战国,属燕国。秦朝,秦分三十六郡,...
全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8 23:56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信国公属广洋卫指挥方鸿谦建新河所(属海门卫),修筑城墙,城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饥孝里。新河本是水名(又名迂江),当年建城浚河,引南监之水入西门出东门,所以此城也称新河。据清...
全文
河口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2 17:15
1958年设河口公社,1984年改为四顾闸镇,1993年建河口镇,1995年由大冶市划归黄码扒石市石灰窑手模圆区管辖。河口镇原属黄石市大冶县,后划入黄石市毕塌西塞山区。
新开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3 09:51
新开河镇前身为坦粗东湖区车站卜信悔办事处,2000年1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2000)6号文件批准撤办立镇,2001年4月29日首届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后正式开始运作,是目前满洲里市唯一的建制...
全文
东荆河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7 03:14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经江汉二水复合冲积和水源关系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占往今来,东荆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关系复杂。东荆河原本没有固定的...
全文
黑河学院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13 23:27
黑河学院成立于1960年8月,前身为黑河师范专科学校,后经历了黑河师范学校、黑河师专筹备处、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黑河分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几个发展阶段。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日...
全文
西河村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9 20:57
西河村原址位于现址中部,沿沾利河往西5公里处。1924年,沾化县流钟乡大楼村朱玉迪迁此,称大楼屋子。1925年肥城县张子凡迁此称肥城屋子。同年沾化县黄升姜家村民迁此,称孟家屋子。1942年沾化县黄...
全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1:46
1984年之前行政区划称公社,分别为新河人民公社和新民人民公社。基层设大队、生产队,分别有18个大队和20个大队。 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设。分别建立新河乡人民政府和新民乡人民政府。基层为行政...
全文
河市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8 06:02
河市坝,以地处州河西岸有张家、李家二坝得名, 1935年置河市镇, 1940年置河市乡, 1985年撤乡建镇, 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试点小城镇。 2004年3月,新兴乡并入河市镇。
河内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7 12:07
【夏】为覃怀地,属冀州; 【商】为鄂侯国,属畿内; 【西周】为邘国,又为雍国之西境。 【春秋】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之野王邑; 【战国孙歼】为魏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 【秦】为陆晌河内郡所辖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