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的历史沿革

2024-02-14 21:42

1个回答

上古时期,尧建幽都,禹奠冀州。虞书肇十有二州,于冀分幽、并,于青分莹,此属幽州之域。
商朝,有幽、莹而无并,周有幽、并而无莹,职方所司,吕览所载,皆属幽州。
春秋战国,属燕国。秦朝,秦分三十六郡,属渔阳郡。
西汉,始置路县(今三河市和北京市通州区地共为路县)。王莽建新朝划天下为三百六十亭,改路县为通路亭。东汉,路县改称为潞县。潞县城当在今三河城西偏北三十里的军下村。
三国,属魏国。十六国,属前燕和后燕。北魏,属幽州渔阳郡。
隋,开皇初(公元581年)废渔阳郡,改属涿郡。唐武德二年(619年)置临泃县,分潞县东部为临泃县(即三河县前身),因濒临泃水而得名,隶属于玄州。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再分潞县东部另建三河县。隶属于幽州。县名沿用至今。
辽,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三河属南京道幽州都府蓟州。后改幽都府为析津府。
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路置大兴府,三河县属于大兴府。
元属直隶中书省大都路。
明属北平府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三河属顺天府。
清属顺天府。据《大清一统志》载:“以地近泃、洳、鲍邱之水而名。”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直隶于中央政府,三河属京兆地区。公元1928年,迁都南京,直隶改称河北省。三河县隶于河北省。
1958年并入蓟县。1962年复置三河县。1993年3月撤县设市。

相关问答
河曲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7 04:29
河曲,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及唐时属太原。 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 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 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隩州。 ...
全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8 23:56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信国公属广洋卫指挥方鸿谦建新河所(属海门卫),修筑城墙,城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饥孝里。新河本是水名(又名迂江),当年建城浚河,引南监之水入西门出东门,所以此城也称新河。据清...
全文
河口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2 17:15
1958年设河口公社,1984年改为四顾闸镇,1993年建河口镇,1995年由大冶市划归黄码扒石市石灰窑手模圆区管辖。河口镇原属黄石市大冶县,后划入黄石市毕塌西塞山区。
新开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3 09:51
新开河镇前身为坦粗东湖区车站卜信悔办事处,2000年1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2000)6号文件批准撤办立镇,2001年4月29日首届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后正式开始运作,是目前满洲里市唯一的建制...
全文
东荆河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7 03:14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经江汉二水复合冲积和水源关系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占往今来,东荆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关系复杂。东荆河原本没有固定的...
全文
黑河学院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13 23:27
黑河学院成立于1960年8月,前身为黑河师范专科学校,后经历了黑河师范学校、黑河师专筹备处、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黑河分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几个发展阶段。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日...
全文
西河村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9 20:57
西河村原址位于现址中部,沿沾利河往西5公里处。1924年,沾化县流钟乡大楼村朱玉迪迁此,称大楼屋子。1925年肥城县张子凡迁此称肥城屋子。同年沾化县黄升姜家村民迁此,称孟家屋子。1942年沾化县黄...
全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1:46
1984年之前行政区划称公社,分别为新河人民公社和新民人民公社。基层设大队、生产队,分别有18个大队和20个大队。 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设。分别建立新河乡人民政府和新民乡人民政府。基层为行政...
全文
河市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8 06:02
河市坝,以地处州河西岸有张家、李家二坝得名, 1935年置河市镇, 1940年置河市乡, 1985年撤乡建镇, 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试点小城镇。 2004年3月,新兴乡并入河市镇。
河内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7 12:07
【夏】为覃怀地,属冀州; 【商】为鄂侯国,属畿内; 【西周】为邘国,又为雍国之西境。 【春秋】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之野王邑; 【战国孙歼】为魏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 【秦】为陆晌河内郡所辖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