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22-08-21 22:33

“道之动”是否为“道”?“用”做何解最适合?
2个回答
动静皆非道

动静皆为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之动"是动///由是"道"之无所不用/无所不有//道是正是反//是阴是阳////是自有//是具足///所以""道之动"为道///
用//做任何解释都是可以的//因为语言是智慧的障碍///所谓"无为之道"//所谓"无有之道"///所谓"无无之道"///是也///
不过在这里解释为"表现""现象"///不过还有其他的解释///
大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物蔽,知诱情生,斯道之为所汩没者多矣。苟非内祛诸缘,外祛诸扰,凝神调息,绝虑忘机,安得一阳发生,道气复返乎?故曰:“反者道之动。”此炼丹之始基也。迨至药已归炉,丹亦粗结,汞铅浑一,日夜内观,而金丹产焉。自此采取之后,绵绵不绝,了了常存,以谦以下,以辱以柔,就是还丹之妙用。然非但还丹当事此,自下手以至丹成,无不当冥心内运,专气致柔。盖丹乃太和一气炼成,修道者当以谦和处之。苟稍有粗毫,即动凡火,为道害矣。故曰:“弱者道之用。”天下万事万物,虽始于有形有象、有物有则,然其始不自有而肇也。圣人当大道之成,虽千变万化,无所不具,而其先必于至虚至无中采之炼之,然后大用流行,浩气充塞于两大。若非自无而炼,焉得弥纶天地,如此充周靡尽乎?故曰:“有生于无。”学人修养之要,始也自无而有,从静中炼出微阳来;继也自有而无,从蓬勃内复归于恬淡;其卒也,又自无而有,混混沌沌,人我俱忘——久之自炼出阳神三寸、丈六金身。可见有有无无,原回环不已,迭运靡穷。学者必照此行持,方无差忒。

此言金丹大道,非有他也,只是真气流行,充周一身。其静也如渊之沉,其动也如潮之涌。惟清修之子,冥心内照,自考自证,方能会之,非语言所能罄。人能明得动机是我生生之本,彼长生不老之丹,岂外是乎?况人人共有之物,无异同、无欠缺。只为身动而精不生,心动而气不宁。于是乎生老病死苦,辗转不休,轮回不已。若欲脱诸一切,非先致养于静,万不能取机于动,反我生初元气。但此个动机,其势甚微,其气至嫩,稍不小心,霎时而生癸水,变经流为后天形质之私,不可用矣。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由此一动之后,采不失时,则长生有本,大丹有根。如执所有而力行之,笃所好而固守之,虽得药有时,成丹可俟,无如冲气至和;而因此后之采取不善,烹炼不良,一团太和之气,遂被躁暴凡火伤之,道本至阳之刚,必须忍辱柔和,始克养成丹道。太上所以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之教也。然道虽有气动,犹是无中生有;有而不以弱养之,则不能返于虚无之天,道又何自而成?人第知一阳来复,乃道之动机,而不知返本还原,有象者仍归无象——盖有象者道之迹,无象者道之真也。知此则修炼不患无基矣。
相关问答
如何简单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个回答2023-01-31 05:16
顺其自然的意思
天下之弱者的反击完美版
1个回答2022-07-17 03:44
弱者的反击
1个回答2024-03-07 20:59
没写完 好书有结尾的少
转弱为强的反义词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18:35
屡战屡败、羽毛未丰、半路出家、涉世不深、乳臭未干 1、屡战屡败 【解释】: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出自】:《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近义词...
全文
弱弱的问一下 反虐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7-17 19:26
别人要虐你 你反过来虐了他
弱弱地问 什么意思?反义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08 04:10
怕被人反感讨厌,怕被别人笑话,弱者对于强者的提问方式。
网游之弱者的反击怎么没结尾啊
1个回答2023-06-26 10:40
没写完呗- -
“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1-16 05:12
脆弱反义词: 刚强,坚强,坚韧,顽强 脆弱 [拼音] [cuì ruò] [释义] 不坚强;不稳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3 18: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返回的道路的行动弱者道之用
微弱的反义词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1-25 08:05
强烈 雄壮 强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