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第》刘桢 译文

2022-09-09 13:20

2个回答
亭亭山上松:高高的一株山上的松树,
瑟瑟谷中风:处在飒飒的山谷中的大风里。
风声一何盛: 风声多么大啊,
松枝一何劲: 松枝多么强劲!
冰霜正惨凄: 冰霜正是凛冽得很,
终岁常端正: 松树却一年到头常保持着正直的姿态。
岂不罹凝寒:哪里是因为松树没有遭受严寒才如此,
松柏本有性: 而是因为松柏本来就有抗寒的性能。
问一下现在正在读初二的不就好了吗
相关问答
赠从弟 刘桢拼音版
1个回答2023-04-03 22:56
‍ tíng tíng shān shāng sōn sè sè gǔ zhōng fēng 亭 亭 山 上 ...
全文
谁可以告诉我刘桢的赠从弟的解释啊
1个回答2022-08-10 14:35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
全文
刘桢的《赠从弟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1 05:29
写作背景: 作者勉励他的堂弟要具有像松柏一样坚贞高洁的品性,这也未尝不是作者的自勉。
《赠从弟》刘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个回答2022-12-14 08:55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
全文
赠刘景文的赠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01 21:46
赠就是送,给予的意思,“贝”指财物,“曾”意为“重复使用的”、“二手的”。“贝”与“曾”联合起来表示“把自己用过的但仍然保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财物无偿送与他人”。
赠刘景文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18:54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赠:有赠予,送给之意。 刘景文应该是个人名。 所以这首诗是送给刘景文所作的! 荷叶败尽...
全文
赠刘景文的全诗。
1个回答2024-02-26 11:58
全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
全文
赠刘景文的诗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8 19:04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出处】《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
全文
赠刘景文的诗意是什么?!急!
1个回答2024-02-20 16:43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
全文
苏轼为什么写赠刘景文?苏轼写赠刘景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1:49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