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022-09-26 05:27

1个回答
白居易之所以要写《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是借月抒情,发泄贬谪的孤寂之情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惊叹诗人诗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间尽情描摹无形的心里悲苦!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相关问答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诗词
4个回答2022-06-14 23:28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
全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4 08:20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全唐诗》。诗人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
全文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全解及赏析
1个回答2023-05-23 13:10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 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
全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1-02 22:31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音版
1个回答2023-03-03 00:28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注释译文
1个回答2022-12-21 17:06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佳节。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却是在被贬后的湓...
全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的作品原文
2个回答2023-04-29 14:03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①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的湖亭望水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1个回答2022-11-03 17:57
首先交待作者自己游湖的情境,久雨初晴,湖水大涨,北客|,所以人家|多,又充满生机活力。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前句形容日落后的红霞,后句形容湖上风平浪静,形象逼真,色彩明丽,描写细致,均极恰切,写景如画...
全文
夜雪白居易
1个回答2024-02-12 20:17
1.雪本是无声无息,无嗅无味的,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等方面加以分别。而白居易的这首《夜雪》,从选题来看,本身就很新颖,描写夜间的雪,使人的视觉也完全失去作用。所以他用的是一种侧面烘托手法表现的夜间大...
全文
夜雪白居易
1个回答2024-02-12 23:11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这才知道夜间下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