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古摸钟辨盗的方法是如何奏效的?

2022-10-01 10:58

2个回答
心理问题,那盗不敢摸钟,就是盗也!
盗贼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所以他手上没墨汁。 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切中要害,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却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官吏们确实有他们独到的审案方法,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审不厌诈,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善于心理分析,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问答
摸钟辨盗 窃贼为什么不敢摸钟
1个回答2023-10-10 07:50
做贼心虚,相信陈述古的话,恐钟有声,不敢摸
摸钟辨盗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0-09 16:06
《摸钟辨盗》是一篇文言文文章,斗裂搭摘自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主旨:善空拿于源尺心理分析,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摸钟辨盗的妙计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15:22
博弈中,我们要一方面隐藏自己的重要信息,一方面还要刺探对方的重要信息。办法之一是诱使对方上当,这需要你精心地准备一些饵料,诱其上钩。 北宋时,陈襄曾经在蒲城(今陕西城浦)担任县令。 有一天,一家珠...
全文
摸钟辨盗 翻译~~~~~~~~~~~~~~~~~~~~~~~~~~~~~~~~~~~~~~~~~~~~~
3个回答2023-11-29 04:48
原文陈述古密直,知建州蒲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为盗者。陈述古绐曰④: “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⑤。”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⑥,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 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
全文
摸钟辨盗的注释
1个回答2023-12-08 22:52
①选自《明史》。 ②陈述古:陈襄,字述古,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密 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知:主 持,做知县。建州...
全文
摸钟见盗译文,是摸钟见盗
1个回答2024-03-10 08:37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 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 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
全文
陈述古辨盗的原文
1个回答2023-02-26 22:36
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②盗者。述古绐③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④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⑤祷钟...
全文
陈述古辨盗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2-19 16:36
《陈述古辨盗》出自北宋作家的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是一篇文言文。
摸钟辨盗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2-06 10:01
《摸钟辨盗》文言文翻译如下: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辨别谁是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
全文
摸钟见盗的译文。谢谢?
1个回答2024-03-13 17:30
译文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别谁是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