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谁的作品?是那篇作品?林黛玉想借此表达什么?

2022-10-03 03:31

4个回答
此两句出自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娇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诱人。二词配合,巧用拟人,见姿见态,见色见韵。诗歌以花喻人,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清高超拔,空灵飘逸的品性。
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并非借用他人作品。
全诗为: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至于表达的情感。不过是黛玉的清高与体弱多病的忧愁罢了。
.黛玉 《红楼梦》中,林黛玉《咏白海棠》诗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表现白海棠的洁净和孤高傲世,见姿见态,见色见韵,灵巧别致,意趣盎然。
这两句是红楼梦中黛玉VS宝钗的作品。是黛玉写的。题目是咏白海棠 ,限“门盆魂痕昏”韵。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则表现了黛玉的不受礼节的束缚和真性情,是宋卢梅坡的《雪梅》的化用:“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相关问答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1 07:26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白海棠)从梨花处头来三分白,从梅花处借得一缕清香。 说明白海棠的白和清香。 林黛玉想借这首诗表达:借白海棠以自喻,表明自己的高洁。体现了她感情上的冰清玉洁和孤芳自赏。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意思
4个回答2022-06-23 04:54
此两句出自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
全文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06 08:55
此两句出自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
全文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1-27 09:29
这两句,意思为海棠的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的巧妙别致. 宋代卢梅坡>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 都有被作借鉴的可...
全文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15 01:53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白海棠)从梨花处头来三分白,从梅花处借得一缕清香。 说明白海棠的白和清香。 林黛玉想借这首诗表达:借白海棠以自喻,表明自己的高洁。体现了她感情上的冰清玉洁和孤芳自赏。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是谁的诗句
1个回答2023-07-31 11:05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咏白海棠名或芹句,出自黛玉之手【红楼梦】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
全文
如何理解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1个回答2023-01-18 01:15
  1、简析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出白海棠洁白、坚贞、孤傲,也写出林黛玉的高洁、孤傲。.“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
全文
如何理解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1个回答2022-11-20 08:32
此两句出自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是写白海棠的,作者用"偷来”"...
全文
红楼梦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出自谁之手?
2个回答2022-07-29 16:58
黛玉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林黛玉的那首“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何意?
2个回答2022-06-11 07:37
看花的人,“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以缟素喻花,实际上暗示她的夭亡,而丧服由仙女缝制,可能是因为她本是“绛珠仙草”。此外像“秋闺怨女拭啼痕”之类句子,脂砚斋评语已点出“不脱落自己”,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