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意思

2022-10-05 02:22

4个回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真意”不应译为“真心实意”,而应译为“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

“辨”不应译为“辨别”,而应译为“辨识。”

辨识与辨别有区别,辨别强调的是区别,而辨识强调的是识别。
①辨识:辨认识别。

②辨别:指分辨区别。

1、真意: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辨:辨识。
2、出自: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4、赏析:
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用《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 也无待言说。

译: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这是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中的句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真意”不应译为“真心实意”,而应译为“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
“辨”不应译为“辨别”,而应译为“辨识。”
相关问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17 12:45
这是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中的句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真意”不应译为“真心实意”,而应译为“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
全文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无穷韵味在哪里?
1个回答2023-06-19 18:11
留给人想象空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6 20:1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作者从大自然里领会到人生之真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指的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6-19 18:10
此中没答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真意”不应译为“真明轮心实意”,而应译为“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 “辨”不应译为“辨别”,而应译为...
全文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注释
1个回答2022-08-22 00:48
联系全诗《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句所说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体...
全文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个回答2022-11-01 17:36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1个回答2022-09-30 05:27
欲辩的就是前文提到的真意,已忘言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这种来自生活的真实体会,是只在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什么表达手法
1个回答2023-08-18 19:4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根据查询相空搏芦关公开信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
全文
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
2个回答2022-10-22 23:42
源于《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 也无待言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的 真 两层含义
1个回答2023-02-04 11:32
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没。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