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你们认为怎么样?

2022-10-12 15:18

3个回答
个人觉得,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意识来主导,就像一块石头存在与宇宙当中,就算没有你的意识去发觉它,它也一样存在在那个地方,那石头也是没意识的,它就是存在呀。这没什么决定不决定,物质也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当然物质的变化,符合条件以后会产生意识,就像地球上面生命的起源一样,物质在符合条件以后,产生了意识,这时候意识也不是说就是物质决定的,意识是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就像化学反应一样,要符合条件两种物质才能产生反应,得到另一种物质,而意识也是这种条件下,由物质的变化得到的产物。
呵呵,这个只是个人理解,我觉得,那块石头,没有被你发觉,它也是存在在那里的,就像我这个人,你没看到我,但是我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只是在网络上与你沟通了而已,你在意识里能发觉我这个人的存在,但是如果我没有在网络上与你沟通,你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那是不是我就不存在了呢?
在我补充了以上的这段话之后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来反驳我了,但是我觉得意识还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就像你所说的概念存在一样,“概念”这东西也是意识的产物,有了意识之后才有“概念”这一抽象的词语,如果物质和意识没有先后关系,那“概念”这一词应该在没有生命,没有意识之前就有了,生命还是有个源头的,就像人是由类人猿变化而来的一样,而生命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既然存在进化,那意识也是从生命的起源而来的,没有生命就没有意识,生命的载体也是物质,那还没有生命之前就有了物质了,比如说在我们宇宙里这么多星球,它们上面都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们上面是有物质的,当然你可能会说它们作为物质是由我们这样有生命的星球上的意识感知到它们的存在的,但是我们地球在最初的时候也应该和它们一样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总有个源头,意识是产生于生命之上),那时候是没有意识的,难道就不存在物质么?那也和其他的星球一样,地球也是照样在转动。
哈哈,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看得见,一个体会得到,你认为怎么样就怎么样,哲学家都谈论了几百年也没有结果,以后也不会有结果,人都是想讲好了就是讨论,不好就是吵架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有学问的
高中的时候政治课上就学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我深信这句话是正确的。正确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相关问答
谈谈对认识本质的认识
2个回答2022-12-05 22:56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一就是本质 所有事情问题最初的形态就是本质 个人理解
认识和了解,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为什么!
2个回答2023-01-17 17:16
认识只是一面之交,了解就不一样了,了解是长时间接融,才能真正了解的。认识和了解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的。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3 23:45
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主体 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 注意:主观不等于主体,主体是客观的 2、客体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的范...
全文
怎样认识孩子的气质类型?
1个回答2024-04-23 20:16
孩子气质的教育 常听一些父母说:“我这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他们都能说出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这就是他们注意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内在差别,这些差别有些是属于气质上的差别。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
全文
谈谈你对《西游记》的童话性质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2-01 22:4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西游记》具有浓郁的童...
全文
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1个回答2022-09-07 11:00
是机械唯物主义
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1个回答2024-02-28 17:06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种爱好,对事物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从事活动,活动又促使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帮...
全文
对质量的认识和感悟
1个回答2024-02-29 06:00
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
全文
谈谈你对《西游记》的童话性质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1-26 08:10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西游记》具有浓郁的童话色...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