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2022-10-31 22:33

4个回答
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有的人,可以告诉他实情,你不告诉他,人会离你而去;有的人,不可以告诉他实情,你却说了,就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得人得言,方为信。
孔子说:可以跟他说却未跟他说,你就失去有共同语言的人了;不可与他说你却同他说了,他听不懂,如对牛弹琴,等于未说。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相关问答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2个回答2023-01-02 22:32
孔子说:可以跟他说却未跟他说,你就失去有共同语言的人了;不可与他说你却同他说了,他听不懂,如对牛弹琴,等于未说.
孔子对朋友失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46
孔子讲求"仁义礼智信",又说"主忠信",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主张"民无信不立",没听说他失信的故事啊。 就算有,为圣人讳,为尊者讳,弟子后人可能也忘记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个回答2023-02-03 11:21
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10 03:56
意思是: 孔子说:“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却没有讲,是为失人;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却告诉他了,是为失言。智者与人交往,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01 13:50
可以提醒朋友但没有提醒,就会失去朋友;不该在朋友面前说的话跟他说了,那就是失言。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不会失去朋友,也不会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个回答2022-09-19 21:40
1、孔子说:"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2、孔子说:“智者喜爱水...
全文
古人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6-21 01:36
理解前面的一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就是通过照镜子可以使自己的着装更得体.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正确和错误。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
佛曰:无欲则无求,无所得而不失其心。
2个回答2023-08-15 11:54
欲与求这是众生心中的杂染,是妄想执著。佛在成道时就说了,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说的就是这个原因。 无所得是结果,不失其心是自性。 阿弥陀佛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人不失人,亦不失言.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1 08:17
就是说:不说该说的话,是不会做朋友;说了不该说的,是不会说话。学做人,既要会做别人的朋友,又要会说话 注意:是自己的一点感悟, 不是照字翻译的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个回答2022-09-24 21:30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