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22-12-12 19:10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子安能为之足 之B。与臣而将四矣、尝与人佣耕 与 C。固以怪之矣、公以是为名足以 以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于
3个回答
个人觉得选D
于,都表示引出对象,可不翻译。
A前个之是“的”意思,后个是主谓之间不翻译
B前个是动词,加上;后者是连词,和的意思。
C前者是副词,已经;后者是连词,因此。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子安能为之足 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之”是助词 翻译成 “的”,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子安能为之足”,你怎么能因为它而感到满足,“之”是代词词 翻译成 “它”。

B。与臣而将四矣、尝与人佣耕 与

前一个 意思是: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与,加上,和……一起.;后一个 意思是: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与,介词 即 和……一起

C。固以怪之矣、公以是为名足以 以

前一个 意思是:本来已经认为它奇怪了,“以”通“已”,已经;后一个 意思是:因此您名声已经足够大了,通“矣”,了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于

前一个 意思是: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于,介词,到;后一个 意思是: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行为感到痛心遗憾的,于是介词,对 的意思。

因此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与臣而将四矣、尝与人佣耕 与

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第一项前面“之”是助词“的”,后面是“它”指蛇,画蛇添足里的,是代词。
第二项前面“与”是“加上”“和”,后一个是“和”“一起”,都是一样的意思,选B。
第三项前面是认为,动词。后面是“把”“拿”。
第四项虽都为介词,但意义不同,前面是在,后接地点。后面是“对”接对象人物。
所以选择B。古汉语的学习很是麻烦,很多细节。
相关问答
下列哪项()不是和大人一起讲故事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3-05 13:21
参考答案:D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个回答2024-01-21 04:27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典故羡含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兄孝笑,渡江后凿沉舟只,慎芦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
全文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个回答2024-01-27 10:14
破釜沉舟 。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此橡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后以“破釜沉舟”表示...
全文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个回答2024-01-24 15:40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坦蠢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慧信液...
全文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个回答2024-01-27 09:54
D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个回答2024-01-27 08:14
破釜沉舟 。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此橡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后以“破釜沉舟”表...
全文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个回答2024-01-26 00:15
AA项中,“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和“就拔剑自杀了”错,此情节应为“糜夫人受了重伤,赵云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不肯,此时追兵又至,夫人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1个回答2024-01-25 01:34
BE 试题分析:B“宁国府的凤姐哭得和泪人一般”应是“贾珍”,E于是挑了送给史湘云,引起了黛玉的不快。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
全文
下列各选项中,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1个回答2024-03-29 23:44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的类型。要根据词与词的组合方式加以判断。 A项  巨浪翻滚 主谓短语, 花色微红  主谓短语 B项  爱国情怀  偏正短语, 克服困难  动宾短语 C项...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