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2022-12-13 01:08

1个回答
重阳节登高望远的诗句 :
1、《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写的是,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异地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可以看出,王勃这首诗里满含伤感,把思乡之情推向了顶点,爆发着客居在异乡的孤独感。
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是作于鹿门山。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重阳佳节来临,看着北山岭上,那片片的白云起伏霏霏,我这个隐居者自己只能自娱自乐,自己取悦自己。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而当我登上高山,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每每薄暮,忧愁的情绪便引发出来,内心的兴致便随着这清秋而衰落。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他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十分惬意。远看天边的树林,俨如碧绿色的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犹如弯弯的明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相关问答
重阳节登高望远是什么样子的情景
1个回答2024-01-29 22:02
看看古代和现代的重阳登高!    
登高远望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6 22:09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 比喻 思想 境界 高,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 《荀子· 劝学 》:“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
全文
登高望远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18 11:46
【典故出处】:《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成语意思】: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
全文
‘登高望远’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16:31
说明了地球是圆的。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
登高望远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8 11:01
登高望远 ?(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解释: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 ?《吕氏春秋·顺说》:...
全文
登高望远
1个回答2024-02-29 02:52
登高望远 打一数字——答案:9。 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
全文
登高中写远望所见
1个回答2024-02-29 05:25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
全文
登高望远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3-07 07:01
感觉应该是成语
形容登高望远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1-20 15:39
1、一览无余 读音:yī lǎn wú yú。 释义:意指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
全文
登高望远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6:02
是成语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