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3000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2022-12-15 01:56

飞流直下3000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4个回答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望庐山瀑布
唐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句诗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瀑布比作银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问答
飞流直下3000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3 14:00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关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16:00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语出] 宋·陈亮《与年幼安殿撰书》:“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
全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二年儿童画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23:2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配画如下图: 原文: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
全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个回答2022-12-14 00:2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夸张)和(比喻)。 1、出处: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全诗是: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个回答2023-08-01 09:51
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敏型山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租念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桥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个回答2022-12-22 18:34
“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极写水流之迅猛,山之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瀑布增添了几分空灵、奇幻神奇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个回答2023-03-24 02:51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是从近处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下,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迅猛。“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的,极写山之高峻。 “疑是银河落九天”修饰这“...
全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2 01:12
疑是怀疑的意思,这句可译为“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而下,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落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