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中顿服的方剂有哪些?

2023-01-13 00:21

1个回答

帮你梳理了一下,自己也顺便复习了

伤寒论中的治喘证方剂有:

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相关问答
伤寒论条文里的“顿服”是不是饭后服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8-16 11:36
西医顿服指一日一次,中医顿服是指一次较快的服完。
伤寒论中的常用方剂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28 18:35
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二两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
全文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
2个回答2022-11-22 01:01
《伤寒论》中的一两为13.92克,一升为200毫升。 服药次数和服用量,不同的方子要求不同。 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
全文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
2个回答2022-10-02 09:15
我就是伤寒的研究生,可是你的问题我都没办法回答,自己找书看吧,问题太大了
“日1剂,服2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30 17:16
你的补充就是答案。
牛顿在药剂师家做的两件东西是
1个回答2024-03-29 07:01
  答案: 磨坊模型 小水钟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全文
伤寒论中具有扶阳解表的方剂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6-17 01:29
很多例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等,个人之见,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主要来源于哪里
1个回答2022-09-09 04:43
根据《伤寒杂病论》记载方剂有260首,再结合张仲景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而推测《伤寒杂病论》260个方剂大多数是张仲景借鉴与继承前人治病有效经典方,据此也可推测这些多数方剂可能就是《汉书 艺文志...
全文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主要来源于哪里
1个回答2022-07-27 20:24
根据《伤寒杂病论》记载方剂有260首,再结合张仲景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从而推测《伤寒杂病论》260个方剂大多数是张仲景借鉴与继承前人治病有效经典方,据此也可推测这些多数方剂可能就是《汉书 艺文志...
全文
服从调剂和不服从调剂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05 19:49
考生如果确认“服从调剂”,则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 区别,简单说: 服从:当你填写的专业都满员...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