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教科书有些处理方法十分看不惯怎么办?

2023-02-06 20:02

2个回答

从一个学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而不拘泥于细节。当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需要数学,需要严谨的数学 —— 这叫做算功。不过对于复杂的物理,光有算功是不够的,例如凝聚态理论,我在学习第一遍的时候掌握了很多计算微扰论的技巧 —— 然而我的问题是我并不完全明白我所计算的东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简单的问题我可以照葫芦画瓢,到了复杂的问题,我连问题如何分析、定义都无法下手,拥有“高超”的计算技巧如同狗咬刺猬一样无从下口。实际上,前沿的物理理论提出时往往都超越了它当代的“严谨”的数学,以至于很多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合作发展新的理论。将“物理”当成“应用数学”是大错特错的。

当然,不光算功,为了发展新的物理理论,我们往往也需要数学的指导,例如量子力学基本上就是海森伯和波恩根据矩阵规则研发出来的,而量子力学的物理意义,即它的诠释要到之后才给出来(在那之前,人们是不理解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也有类似的故事。无论如何,学习物理时,充分的数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解决考试的问题。即使对科研人员而言,很多时候,物理学家用了太多的近似导致问题的结论很模糊。我对合作者强调要尊重数学 —— 做的近似要有根据,要明白它们的后果 —— 然后要理解数学。

绝对不对,它们是初步基础科学,物理门类齐全,导致对学生思维体系较高,尤其是与数学的结合!
相关问答
司空见惯的科学家故事
1个回答2024-03-10 05:52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这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
全文
关于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真理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2 23:28
、阿基米德洗澡——浮力定律。 2、牛顿被苹果砸到——发现了万有引力。 3、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划伤——发明了锯。 4、谢皮罗洗澡——看水的漩涡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5、化学家波义耳...
全文
为什么说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 听别人说,科学根据。人21天就可以让成一个习惯~
1个回答2024-04-01 05:03
21天养成习惯是个伪命题 “21天习惯养成论”相当于是许诺,只要坚持21天,后面你就可以不费力地继续做这件事了。多数时候,它指向的是一个失败的结局,因为21天常常不足以让我们把行为巩固为强烈的惯性...
全文
如何培养宝宝科学的用餐习惯
1个回答2023-09-30 02:35
言传身教吧。
科学史上由司空见惯的小事获得真理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4-25 15:53
1 苹果砸到牛顿 = 地心万有引力 2 先看到闪电 后听见雷声 = 光速比音速快 由美国科学家鲍威尔证得 3 为什么所有运动物体要是没有动力作用 在一定时间内会停止 = 摩擦牵引力 由美国...
全文
如何看待文科生理科生互相的看不惯?
4个回答2023-03-13 23:10
对于文科生理科生互相看不惯的,想相个人家,这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文科生的思想比较细腻,而理科生的思想通常只是停留在对数据或者对于实验的理解上,没有文科生的那种文化,所以两种类型,两种科目的学生互相看不惯...
全文
这种生活习惯不科学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22 08:57
意思你的作息时间,饮食规律等等,跟正常生活轨迹不一致
科学家小故事(要好习惯的)
3个回答2023-12-23 14:46
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
为什么惯用左手的人比惯用右手的人聪明?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3个回答2022-12-23 06:36
因为这样的人在逻辑分析方面是厉害的,左右脑是可以协调运用的,所以用左手的人是很聪明的。使用左手的人思维很敏捷,考虑事情比较全面,注意力很集中,是具有能力的人,左右脑是可以互相利用的,所以这样的人比较聪...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