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2023-02-13 12:15

2个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在达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
出自于《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译文: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在达到善的极致之前停止。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译文:修身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相关问答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名言名句?
1个回答2024-03-12 14:4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出自《礼记 中庸》,是说君子独处时也在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1个回答2024-03-06 17:35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这就要求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2 08:59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在达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自于《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全文
止于至善和行己有耻的区别?
1个回答2022-12-24 08:12
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1个回答2023-01-09 22:39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君子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在达到至善之前便停止。“行己有耻”例句:宋·陆九渊《与徐子宜书》:“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行己有耻出自于《论语·子路》:“行己有耻,...
全文
善于思考,不耻下问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4-19 16:30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
全文
善于思考,不耻下问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12:54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
全文
明理知耻,崇德向善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0 02:14
苏轼 小时候厉害,自己写了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有人拿了一本古书来问他,他惭愧的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把对联改成了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个回答2023-12-04 05:18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就会感到满足,懂得事物都有止境就应适可而止,能做到知足,知止,一生都不会受耻辱。 尤其对钱权、名利的追求应该有个限度,知足知止。月满则亏...
全文
行以有耻、至于至善的来源、含义、做法
1个回答2024-02-15 08:25
成语名称:行己有耻 xíng jǐ yǒu chǐ 成语解释: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典故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成语名...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