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翻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023-02-16 14:37

3个回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
中文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
《论语•雍也》
作者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其弟子
时期
春秋时期
启发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注释
知:懂得,知道。好:喜爱。

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论语》名句及赏析

1、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诚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

赏析:这是曾子的话。他告诫人们,使“民德归厚”的做法,要从“慎终追远”做起。注重丧祭,目的是强调仁、孝。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间的风习就自会淳厚,而不是刁顽。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
相关问答
论语 子曰
1个回答2024-02-16 22:4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全文
小儿论的诗曰
1个回答2023-01-18 12:15
休欺年少聪明子,广有英才智过人。 谈论世界无限事,分明古圣见其身。
<< 论语 >>中“子曰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子曰 ”
2个回答2022-12-06 03:50
论语就是收集孔子的语录,所以子曰就是孔子说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六一的故事来源于
1个回答2024-02-13 08:57
六一的故事源自于诗人欧阳修。“六一”的故事出自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客有问日:“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翻译...
全文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此对话中的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哪里?
1个回答2024-03-09 22:53
六一的故事出自北宋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 原文: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全文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此对话中的六一的故事源自于哪里?
1个回答2024-05-04 07:16
一的故事源自于诗人欧阳修。“六一”的故事出自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 原文 客有问日:“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全文
论语:子曰:知之者,什么;好之者,什么
2个回答2023-03-18 06:0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
全文
六一儿童节又是什么节曰呢?
1个回答2023-05-15 02:17
难看不知道呢。在阳台上天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中“直言”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3-27 15:55
  直言,拼音:zhí yán,指诚挚地和直率地说。   论难,拼音:lùn nàn,解释:争论焦点问题   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