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2023-03-17 19:56

2个回答
(1)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乐呢?礼能后于仁义吗?即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外在形式。
(2)孔子以绘画做比喻,只不过是解释诗句罢了,而子夏由此联想到了礼制,是孔子没涉及的,子夏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语言之外的寓意,有极强的悟性,所以孔子觉得可以跟他谈诗了。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内在核心,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互为表里关系。(2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了仁先礼后的道理。(1分)
试题分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理解清楚了句意,就明白了仁与礼乐的表里关系,同时也就明白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的道理。
相关问答
论语里仁第四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个回答2022-07-05 17:10
先师说:“人的内心只有充满仁德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处于‘仁德’的修养,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里”指内心的精神,“处”是“措置于”、“安处于”之意.“知”读音为zhì,通假于“智”,是聪明与智...
全文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2:51
《论语》关于仁爱的故事不在那些关于“仁”的言论中,而是一则没有出现“仁”和“爱”的孔子事迹。《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短短十几个字中,虽然没有“仁爱”的字眼,却充分...
全文
《论语》仁者爱人
1个回答2024-05-28 19:27
出自:孟子《仁者爱人》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全文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名句
1个回答2024-05-14 23:3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8:01
《论语》关于仁爱的故事不在那些关于“仁”的言论中,而是一则没有出现“仁”和“爱”的孔子事迹。《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短短十几个字中,虽然没有“仁爱”的字眼,却充分体现了...
全文
关于论语仁爱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3-04 18:27
仁爱是论语的核心之一
有关仁爱的论语
1个回答2024-06-04 06:53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5 01:20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
全文
《论语·述而》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讲评
1个回答2022-06-05 03:05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定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论语里仁第四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合解?
1个回答2023-04-20 08:25
【解释】:先师说:“人的内心只有知充满仁德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道处于‘仁德’的修养,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里”指内心的精神,“处”是“措置于回”、“安处于”之意。 “知”答读音为zhì,通假于“...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