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2023-04-27 00:35

2个回答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3.虽
  (1)虽然(故余虽愚)
  (2)即使(虽人有百手)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3.虽
  (1)虽然(故余虽愚)
  (2)即使(虽人有百手)
相关问答
送东阳马生序讲的什么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23:38
1、《送东阳马生序》的主要内容:作者宋濂先介绍了自己早年求学的艰难以及勤奋学习的经历,后介绍了今日学生在太学中学习拥有的优越条件,两者的鲜明对比凸显出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最后真挚地勉励同乡马君努力学习,...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1-18 20:20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其中,种种艰辛,...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21:25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他的桐乡青年,马君则的一篇文章,作者叙述了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奋苦学的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深重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失之难奇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23 03:40
主治: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中《诗》《书》分别指
1个回答2022-09-23 08:56
《诗经》:《尚书》:
送东阳马生序马生是谁?
1个回答2024-05-31 03:59
送东阳马生序注释: 1、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 2、致:得到。 3、余:我。嗜(shì是)学:爱好读...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
1个回答2024-05-09 20:00
我是初三的,复习时给些资料给你吧,希望有用`! 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吾幼时即嗜学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
全文
送东阳马生序写了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22:18
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
1个回答2022-11-17 21:25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1个回答2024-02-22 10:49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