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花样年华》能成为经典?里面的三观正吗?

2023-08-06 13:57

1个回答

隔了那么久才去看这部“传说”中的电影,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部片子是缓慢而没有具体剧情的,看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根本是剧中剧。王家卫的片子我并没有指望一遍能看懂,不过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就像一个镜框,框着一幅小小的画,虽然尺寸有些不符,但其实这便是“传说”中的“艺术”。

好凄惨的两个人,“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尤其惨。校友演绎一个处在破裂家庭的女人如此传神,最佳女主非她莫属;剧本自己读的大概很无聊。配乐是亮点。普通的卖面场景在墨镜导演的风格化影像下也不会很枯燥,这种风格还蛮浪漫嘛。旗袍真好看。

懂一点点电影理论之后,关注的就不仅仅是故事。这部电影让我很,心动。除了这个词儿,好像也找不到更贴切的。光阴流转间的镜头很美,配乐很美,人也很美。一切都是对的。最喜欢的王家卫作品,会看无数遍的电影。

配乐太赞,忘不了每夜张曼玉与吃云吞的梁朝伟擦肩而过的身影,忘不了张曼玉最后打电话时梁朝伟说的那两句喂,忘不了他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会不会跟我走,忘不了那一双绣花拖鞋,忘不了最后梁朝伟对着树洞说出了自己隐藏的秘密……美得好似一幅画,让人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中…

王家卫电影语言的纯熟之作,大量中景慢镜营造出独属于世纪初的怀旧,永不可及的爱与对未来的彷徨恰构成这份感情的正反面。曼妙的旗袍女人即便绰约生姿,也无所掩饰时代和传统造就的无所适从。恋物般的镜头伴着迷人的音乐,画幅变化所营造的优雅暧昧,隔与不隔间构成中式美学禁欲般的含蓄,人生就是失去。

相关问答
《芳华》观后感
1个回答2023-11-13 23:27
2018年1月6日,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去观看了期盼已久的电影《芳华》。影片中的一句旁白,久久回荡在我耳边:“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影片中的何小萍就是那个始...
全文
有关朱建华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2-16 07:29
奥运宣传片《冲》观后感 “冲啊!冲啊!”这是中国观众们为中国的奥运会参赛者的呐喊声。“来,冲吧!我能行!”这是中国奥运会参赛者自己的心声。“冲,冲,冲!”我也在为奥运会加油。 当我看了那一...
全文
电影韶华叹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31 01:16
联系实际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
全文
中华德育故事第二部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02 13:06
您好 中华德育故事第一部故事内容挺多: 这是目录启厅败: 第二部 1、郯子鹿乳 考叔舍肉 缇萦上书 孟宗哭竹 2、孔融让梨 王览争鸩 彦霄析箸 邹媖引过 ...
全文
观刘德华《开讲了》有感的作文
1个回答2024-02-04 17:23
今天,我做完了作业,无所事事,便在电脑上寻找有趣的电视或电影。突然,一个新奇的题目出现念渗在我的眼前——“开讲啦”,我情不自禁地念出了声。我好奇地打开其中的一集,没想到竟看得入迷了。   这集的...
全文
传说九华山观音峰典故?
1个回答2024-05-12 07:36
在去天台的途中,有一山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俗称“观音峰”。游人至此,莫不顶礼膜拜,为九华山一大奇景。据传:金地藏菩萨在拜经台诵经,感动观音,观音菩萨赶来探望。菩萨聚首,深究佛旨。相谐之余,观音亦为灵...
全文
几岁带孩子去清华北大观摩
1个回答2024-01-23 15:45
这个没有固定的,但是最好在他小一点的时候去,大概是在十岁左右,这个时候孩子心中最好愉快,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时繁重的课业还没有到来,这个时候带他去清华北大更有利于让孩子有目标
九华山飞来观音殿典故?
1个回答2024-02-27 04:47
传说,古时有一位老妇人带着孙子经过文笔岭,孙子突然腹痛不止,老人无计可施,便祈祷神仙保佑。随后老人在附近草丛中看到巴掌大的观音像,孙子的腹痛也随之痊愈。老人认为这是观音显灵,回家后传颂观音功德,附...
全文
观华林玉器街后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2-02 00:28
人好多,货好贵,一个摊位所有的货按照价格算起来的话,每个摆摊的都是千万富翁。好想和他们做朋友,其实我也有这么多货,但是我很穷, 向左转|向右转
参观清华北大
3个回答2022-09-12 19:50
都不需要门票,最好带上身份证,方便检查登记. 到新街口豁口坐331,或者地铁西直门倒375都可以到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