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是夷坚志 观音偈 里面的

2023-08-19 00:26

2个回答
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舆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又汀州白衣僧人定光行化于听到偈句说‘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凡是有人问这句偈是什么意思,却只跟众人与纸上书写,后来人们看到他所写“赠以之中”四个字,到底有没有人能体会他的意思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 = 我水平就这样了。。
辄 应该是于是、就的意思
舆人 : ①造车的工匠:舆人为车。 ②公众:听舆人之谋。 ③职位低下的吏卒: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

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淮甸间有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名号不辍,遂感观音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故病顿愈。”于是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齐絜持诵,不两月,孙步武如常儿。后患腿足者,诵之皆验。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舆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相关问答
《夷坚志》中的夷坚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13 00:57
《夷坚志》书名夷坚,取意于《列子·汤问》篇“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一语。夷坚是古代传说人物。
夷坚志翻译
1个回答2023-08-11 08:20
南宋高宗建炎庚戌年(建炎四年*1130年)时,胡人(金兵)进犯江西,数县村民闻风而畏。 村落之“明”。应该是“民”的笔误
洪迈之夷坚志内容
1个回答2023-08-17 15:59
夷坚志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0-17 08:03
《夷坚志》是汉族文言志怪集。南宋洪迈撰。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
全文
为什么说《夷坚志》取名夷坚,不是作者凭空杜撰的?
1个回答2023-08-16 07:41
列御寇的原意是说夷坚闻珍禽异兽之状而记载下来,如《山海经》里记叙的内容一事,而洪迈在本书中杂录仙鬼等事,已不完全是列御寇的原意。 另外,唐代张慎素著有《夷坚录》一书,内容尽是仙鬼诸事,所以《夷坚志...
全文
夷坚志在四库提要哪一卷
1个回答2022-09-26 05:44
卷一百四十二载《夷坚支志》五十卷
你知道有关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人物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6:16
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巨蟹座),19世纪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幼年因急性脑炎引致失明及失聪,她在安妮...
全文
观音萻萨偈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30 07:26
“偈”是梵文的译音,也有念“伽”的,意思就是“颂”, 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32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 “观音菩萨偈...
全文
夷坚志资州鹤原文及翻译?
2个回答2023-08-18 14:52
原文的翻译很多人都知道。
形容坚强乐观的成语,形容乐观坚强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1-22 10:58
1.百折不屈中枝行: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 2.形容意志坚强。 3.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4.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5.磊落飒爽:形容人豪迈开朗。 6...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