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评优课导入方法

西游记导读课评课评语
1个回答2024-02-17 03:17

西游记导读课评课评语如下:

优点:《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共有一百回,其中描写孙悟空的出世到取经前的足足有7章,是名副其实的主角。取经前的猴生经历对孙悟空的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深入学习的部分。

缺点: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教学时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基竖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猴王出世主要内容如下:

《猴王出世》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每天快乐地在林间生活,一日,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的特点。

由于本文是是古代白话文,语言很精辟,长短句结合多,读起来比较拗口。虽然《西游记》是古代白话文,但它的语言较现代白话文哪庆握,甚至其他名著的语言风格都有很大不同,语言很精练,古文味很浓,生僻字较多,学生读起来较拗口,难理解。

回顾整个课堂,让我最难忘的有两个地方:难忘之一,介绍完三打的故事后,我及时提问:为什么是三打?你还知道哪些带三字的故事?除了学生说的说明不好打了,很困难了等,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回答的:“俗话说‘事不过三’,三次就是一个极限了,前两次可以原谅,第三次就绝不能原谅。

白骨精,不死心,前两次很可以原谅,那么第三次就不可原谅,必须要打死。”当然这个答案对于这个问题不太恰当,但是可以看出学生他明白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相信他也会在学生或者生活上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事不过差态三”的。我抓住时机总结:有“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古典小说中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波三折”。

把人物的情感,心里的距离拉大再拉大,故事的情节就产生了,人物的性格就站立起来了,故事的主题就深刻了,这就是古典小说的魅力。如李庆果抓住这个特点,打开人物情感的密码,这就是走进经典的一把钥匙。你还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吗?生:三气周瑜,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

谈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1个回答2024-02-05 07:16
呵呵呵,这个应该没有固定的方法。
但有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产生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思考
第二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第三必须通过导入,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课学习
第四必须简洁明了,不宜拖泥带水,不应该超过5分钟
其中第一点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为了要个好的效果,故弄玄虚,把课堂正的很热闹,但学生不知道忙活一阵子为的是什么!
比如湘版初中美术教材有一课《千姿百态的水》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水的形态特征“画水”(平面造型:绘画或平面设计)和“做水”(立体造型:立体构成),有人的导入用的是农夫山泉的广告“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个导入的选择,只抓住了一点就是大家熟悉产生的互动效果好,其实跟本课的知识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直接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导入就可以,“说说水的形状姿态”“说说水长的样子”……因为本课的重点就是抓住水的形态特征进行表现……所以重点放在水的形态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童年导读课评课优缺点
1个回答2023-12-24 12:32

童年导读课评课优缺点如下:

1.优点。巧设悬念,激发求知;创设情境,激发表演;引导阅读,构建画面。

2.缺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扩展知识:

导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读者深入阅读和分析作品,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导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

思想、情感和语言等方面。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其次,导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导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阅读和学习。第三,导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导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导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总之,导读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导读者深入阅读和分析作品,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导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导读工作,加强导读在文学教育中的运用和实践。

英语课文导入
1个回答2024-01-23 00:18
导入和设计课堂活动,你是要做老师试讲吧。

你的教学目标:倡导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你的课堂应该是关于情感目标中的价值观培养,或者说人生态度;认知目标方面,乐观是一种思维,看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教学目标就是认知和情感两方面。侧重情感。

引入方面,可以通过一个动漫,小故事入手,唤起大家的情绪。

教学方面,有讲演法,问答法,自习法,小组讨论法,个别教学法。如果要大家参与,可以采用问答法和小组讨论法。所以你要设计些问题和同学们互动,乐观--成功--快乐,悲观--失败--痛苦,进行讨论个人体验,唤起个人情感。

如果允许,学生们可以围成U形,便于讨论。当然你要有课堂管理能力的情况下。

如果你怕罩不住,还是老老实实用讲演法,弄个POWERPOINT进行教学。结合几个问题问下得了。
新课导入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1-26 06:53

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自我介绍法

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又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虚此睁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一节成功运用自我介绍法导入的课堂,一定是授课教师很好地将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化的介绍中来,这样会显得自然,流畅,产生一箭双雕的作用,比生硬地为了介绍而介绍要好得多。

二、复习扒绝导入法

在每堂课开始,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做练习、复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而“知新”。也可以用复述的方式先复习,再引入新课。这样即复习了上一课,又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预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验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其中要有能让学生充分拓展的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教师要注意布置的预习问题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

四、趣味导入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九年级 A great inventor时,可以以猜谜语来导入:

“He is an American. He was born in 1847 and died in 1931. He liked making things. He made many things all his life. He made the first electriclight in the world. Do you know who he is?”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Thomas Edison.”

老师紧追不放:“Do you know any stories about him? ”

这种导入法,能让学生在一节课刚开始就被老师的趣味问题所吸引并积极去思考,就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发散思维导入法

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设计,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使他们有话可说。发散思维提出的问题一定结合学生们的生活,用小问题引导,带动他们发散思维。

六、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就是教师借助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录像等手段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直观导入法是一种十分常见有效的导入法。

如何教到七年级上册 Unit 1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这个句型的提问和回答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实物,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根据实物回答“差岁It’s a/an…”,这样先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然后以此为媒介导入英语单词,达到音、形、意并进的目的。

地理课如何故事导入
1个回答2024-02-12 13:57
需要课前多做资料准备了,我也是地理老师,觉得地理课其实是政史地都涉及的综合课,我也用过故事导入新课,包括政治故事,历史故事,有时连神话故事都用,然后导出当中的地理问题,如果故事了带有那么一点神秘色彩,引起学生好奇心,这节课都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如何进行小学音乐课导入
1个回答2024-02-22 07:40
一堂好的音乐课,导入也是很关键的,艺术性的新课导入,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直接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
新课导入的意义和方法
1个回答2024-05-09 10:50

新课导入的意义和方法

江苏省阜宁县硕集中心小学苏文茂

内容摘要: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推进可以起到积极作用。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在新课导入中出现的为什么“导入”,怎样“导入”的困惑,本文试图在新课导入的意义和方法上加以解读,力求强化新课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新课导入意义方法

正文:

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很有必要。我们常见的情况是,学生起立坐下,教师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开始讲课;或者一上课就叫学生翻书到多少页,直接进入教学内容……这些方法看似干脆,实则不可取。天性活泼的学生经过课间十分钟的打闹嬉戏,一进入课堂便能安安心心地听课吗?也许还在想某一个游戏的结局或与谁怄气等诸如此类的小名堂。这样,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个过程便是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导入看起来不过是“雕虫小技”,但对整个课堂教学而言,却无异于“药引”。“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清·尤在泾)”,课无导入,知识的教学也很难到位。由此可见,新课导入很有必要,选择好的导入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4

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3:36
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导入音乐课的几种方法
1个回答2024-01-22 00:52
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引入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好的开端也就成功了一半。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长求知欲。我用姊妹艺术和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这两方面来引入作了一些尝试。 一、用姊妹艺术来引入。用姊妹艺术来引入可促进学生在各门艺术之间互相联通、互相迁移,以提高综合艺术审美能力。 1、用电影故事引入。 如《天地在我心》一课,首先设问:谁能给大家介始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争着想讲。我就采用“三讲”法。由“分组互讲”到“抽生讲”再到“教师归纳讲”这三个环节。既体现了师生互动,有放有收,同时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化,他们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歌唱二小放牛郎》也可采用这种方法。 2、用舞蹈引入。 如《巴塘连北京》,首先由教师或者学生表演舞蹈场面(有件的用课件展示),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又如《银杯》一开始用课件展示蒙古人宴请宾客吃全羊肉载歌载舞的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引入歌曲教学。 二、用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来引入。用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来引入,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1、用民间风俗导入。 用民间风俗导入,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如《划龙船》,首先提问:农历五月是什么节?(端午节),在这一节日里有哪些民间风俗?(赛龙船、吃包子、吃粽子……),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了解端午划龙船的目的意义,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2、用情景导入。 用情景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小螺号》一课。课前教师准备好瓶罐或小孩子吹的那种螺号,课一开始就表演吹奏螺号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维从课间一下子拉回到了课堂上。又如《一把雨伞圆溜溜》一课,课前找几个学生把故事情节排炼好,上课展现给大家,使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平常生活中也有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现象,同时个别没有这种助人为乐的习惯的同学从这个故事当中受到教育。象这类用情景导入的课加上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使整堂课都处于学习兴趣浓厚的状态。 3、用天文、地理知识导入。 用天文、地理知识导入可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水星--飞行使者》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九颗)哪九颗?(金星、水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根据标题展开你的想像。通过这样的引入进一步拓展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综合文化素质。 4、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 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能让音乐课堂走进学生生活。如《小小少年》首先设问:你是否有烦恼?都有哪些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你的烦恼是否增加了?让生互相交流,就可引入到歌曲当中来。又如《踩雨》利用设问来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从而引入歌曲教学。总之,课堂引入不能用固定的格式,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重、丰富学生知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