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方言儿歌拗九歌

福州有名的“拗九节”是因何而来?
5个回答2023-11-19 15:03

拗九节是福州地区非常有名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与孝敬父母有关的,这一天举行的活动也都是与子女孝敬父母有关的。关于拗九节的由来有很多传说,但都是与孝敬父母脱不了关系的。拗九节中最重要的就是“拗九粥”,这是一种类似于八宝粥的一种粥,里面有着很多的成分,在这一天,父母都会喝到由子女献上的拗九粥。

关于拗九节的传说有很多。其大致本意都是一个叫目连的人为了给自己在阴曹地府的母亲送吃的,就用花生,红枣,桂圆等材料与糯米混合煮成了拗九粥,阴曹地府的衙役看见这个粥黑乎乎的,就没有了想吃的欲望,所以拗九粥才被安全的送到了自己母亲的手中。正巧这一天也是目连母亲二十九岁的生日。这个节日也被一代代地保留流传下来。

拗九节又被称为“孝顺节”。顾名思义,在拗九节这一天,福州人都要用糯米,桂圆,红枣,花生等各种材料煮一碗拗九粥来祭祀已经去世的父母,还有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也会煮一碗拗九粥送回自己的家中,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敬之情。有的地区除了拗九粥,还会做太平面,鸡蛋,有的还有猪蹄等等,祈求父母健康长寿。

对于寓意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加以传承。拗九节的寓意是不要忘祖,要记得孝敬父母。这个节日的寓意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百善孝为先”十分符合。所以,对于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加以传承和发扬。

福州拗九节习俗
2个回答2023-10-10 05:25
拗九节是福州地区独有的节俗。这天早晨家家户户要煮糯米粥,配以红枣、红糖、荸荠、桂圆、花生等佐料,谓“拗九粥”,举家当早餐。
“拗九节”它又称"后九节"、"孝顺节"这也是碧老早福州独有的节日是福州的感恩节。
若家中成员有九者(分两种:一种曰“明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岁;一种曰“暗九”,如二九十八岁,三九二十七岁,四九三十六岁等),除吃了“拗九粥”外,还要吃线面和2个蛋,即太平面,此曰“过九”,意为祝愿平安度过“九”这一关。
若是亲友中有“九”者,也要馈赠“拗九粥”和“太平面”,含锋意义如同家人;尤其对老人,祝愿平安过“九”,是子孙孝顺的一种表现。而在拗九节吃了拗九粥后,人们就开始下种育秧,迎接春耕悔雀了,故当地有“拗九节,秧种下地农务急”的民谚。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拗九节福州的方言怎么说
2个回答2022-08-12 16:22
ao(第4声) gao(第1声 )
福州拗九节来历故事?
1个回答2024-01-05 22:54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务的“拗九粥”。

福清拗九节由来?
1个回答2024-01-09 07:45

"拗九节"近年又被称为"孝顺节""敬老节",主要原因是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有人还加上太平面、鸭蛋、猪蹄等)回娘家孝敬父母。

福清方言中"后"与"拗"谐音。福清人认为,逢"九"不顺利,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

福清拗九节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1-08 13:00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务的“拗九粥”。

拗九节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6 21:53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汉族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福州“拗九节”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传统习俗和讲究?
3个回答2023-12-30 12:11

正月二十九是“拗九节”,也是福州特有的传统节日,拗九节也被成为后九节,在民间,福州人把正月初九称为“上九”,正月十九称之为“中九”,正月二十九正好是到了正月底,所以被称之为“后九”,也就是拗九节。

这一天人们都不睡懒觉,而是早早的起床做糯米粥,在里面放上桂圆、红枣、花生、芝麻、红糖等,煮一锅甜香软糯的粥,福州人称之为“拗九粥”。结婚的女儿在这天就会带上一碗“拗九粥”回娘家送给父母,然后跟父母一起吃早餐,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因为这一天要送粥给父母,孝敬老人,慢慢的这一天也变成了孝敬老人的一个节日。

这个节日来据说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叫目连,他的母亲死后被关在阴间的监狱里,目连去探监的时候经常带一些食物给母亲吃,但是都被看守的狱卒吃掉了,母亲什么都吃不上,于是目连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花生、红枣、荸荠、桂圆红糖和糯米一起煮成粥,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的狱卒看到是黑乎乎的东西就问目连是什么,目连回答是“黝垢”,狱卒信以为真就不敢吃了,目连就顺利的把这碗粥送到了母亲的手中。

而这一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因为粥上面有黑芝麻看起来黝黑,所以也叫拗九粥,目连孝敬母亲想到的办法所以又叫“孝九粥”。乡人们都赞叹目连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纷纷效仿,于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九早上都会煮拗九粥用来孝敬父母以及长辈,这个民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如今,福州拗九节已经融入了现代精神,散发着传统的文化魅力,这一天的拗九粥更有温度,这一天的拗九粥也更能滋养现代文明。

拗九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1-25 02:04
煮“拗九粥”有讲究,要经过四道工序,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红糖板等8种材料。这样煮的粥色、香、营养一应俱全。

第一道工序:浸泡

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浸泡过的糯米不仅煮得透也香;而莲子、花生由于比较硬,必须浸泡1小时后,煮起来才容易烂。莲子中间要没“心”,煮的粥才不会有苦味;花生浸泡后应把上层皮脱去,粥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涩。


第二道工序:蒸煮

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旺火蒸10分钟后(如果用高压锅也可,高压时间一样)起锅,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荸荠一同放入,用饭勺均匀搅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钟。

第三道工序:加糖

待糯米开始呈现出黏性时,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板(红糖板放多少因人而异),此时应使用慢火煮3分钟(如果火太旺,糯米因黏性大容易烧焦)。

第四道工序:搅拌

红糖板在糯米饭中全部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即可关火。这过程只需再用1分钟时间。这样,一碗浓情孝顺粥就煮成了。
拗九节由来
1个回答2023-11-22 08:52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后九节”,是福州人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


拗九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廿九日举行,这个节日是为了祭祖、感恩、送穷而设立的。


拗九节的起源与福州先民对孝道的重视有关。据传,农历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祖或送给亲朋好友,以孝敬父母、尊长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拗九粥是用糯米、红糖、红枣、桂圆、芝麻、肉丁等材料熬制而成,色彩斑斓、香甜可口。


在拗九节期间,福州人还有吃拗九果的习俗。拗九果多以糯米糍粑为主,如“拗九粥果”、“状元糕果”等。这些拗九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孝顺、健康和长寿。


除了祭祖和送礼,福州人还有送“后九水”的习俗。在拗九节期间,福州的一些地区会举行送水活动,人们将水送到孤寡老人的家中,为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这一习俗体现了福州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对孝道的传承和弘扬。


总之,拗九节的由来与福州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更是福州人对孝道和感恩的传承和弘扬。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传递着关爱和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