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望月浮生如梦续集3

蚂蚁的故事续写
1个回答2024-01-26 03:36
昨天下午,我读了一篇小短文——《两只蚂蚁》。这篇短文使我大受启发。

这篇短文写了两只蚂蚁去完成一项任务,路途中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它们的去路。一只蚂蚁毫不犹豫地向上爬。一次、两次、三次……它累得气喘吁吁。最后它终于爬了过去。

而另一只蚂蚁试了一次、两次没有爬上去,于是它便绕道而行,同样也完成了任务。

有人说第一只蚂蚁太过死板,做事不知变通。而第二只蚂蚁聪明,遇事能随机应变。而我觉得两只蚂蚁都有令人感悟的地方。首先第一只,它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它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第二只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文中的第一只蚂蚁最先把我打动。但后来我想:虽然第一只尽了自己的努力,但它却耽误了时间,费尽了心力。而第二只蚂蚁开动了脑筋,同样为达到一个目的,却能事半功倍。

从这篇文章中我悟出来:做任何事坚持不懈是必然的前提,但达到目的的途径却是四通八达的,只要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就一定能找到捷径,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像第一只蚂蚁那样虽然达到了目的,却事倍功半。

“滚落下来,又从原处、、、、、、艰难地往上爬”,在第一只小蚂蚁身上,百折不回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我觉得,它还缺少另一种东西,那就是换条路走。
试想,如果小蚂蚁在几次失败后,扬长避短,换另一条路走,也不用累得汗流浃背,便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
其实,我们的学习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做题时,往往用某一种方法卖亮行不通,那麽就要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这样,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而第二只蚂蚁虽聪明,不钻牛角尖,却缺少足够的毅力。
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他想写好字,便开始练字,可天长日久,他觉得太累,就半途中止了。结果,字照样歪歪扭扭。接着,他又开始学弹琴,前几天还不错,勤学苦练,可孝敬后来也不练了巧配慎。这个人,浪费了不少光阴,什么也没学会。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半途而废,只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具有第一只蚂蚁的毅力,还要具有第二只蚂蚁的聪明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事业成功的脚步。
续写蚂蚁大力士
1个回答2024-02-09 10:07
蚂蚁国的达里,是个有名的大力士。他能独自拖动比身体重六百倍的东西,别的蚂蚁拼着命,咬着牙,也只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五百倍的东西。一次,他居然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别惊讶,这是按蚂蚁国的里程计算的。当他把蜻蜓拖到蚂蚁国洞口时,蚂蚁国国王都惊讶了,不住地夸他能干,力气大。

还有一次,那可真是惊险。在蚂蚁国里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装有各类食品,食品码放得比蚂蚁们高出十几倍。那天,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码上垛去。不知哪位蚂蚁不小心把垛碰倒了,垛顶的一个大米包顺势落下来,真不得了,足有几千斤重的物体(当然是蚂蚁国的重量)落下来,还不把蚂蚁们砸个折胳膊断腿的。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蚂蚁达里一步向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米包,他高喊着:“快闪开!”直到蚂蚁们逃离险区,才放下米包,尽管他累得浑身是汗,但丝毫没有伤着筋骨。蚂蚁们纷纷围上来,赞扬他的献身精神。达里不住地说:“为了大家,没什么!”

不知哪位蚂蚁别出心裁,向蚂蚁国王建议,要像人类那样,举行全国性举重比赛,蚂蚁国王欣然同意,这第一次全国比赛当然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达里也真是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轻重量级的举重冠军,获得蚂蚁国大力士称号。当他拿到金光闪闪的奖脾时,心里异常激动。心想,以前我拖过蜻蜓,顶过下落的米包,卖了那么大的力气,谁给过我奖励?只是唾沫粘麻雀,用嘴夸两句而已。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不吃了大亏。

达里自认为找到了做蚂蚁的真理,从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气地干活了。开始时,时时处处找轻松活干,该他使力气的时候,不是装病,就是装装样子,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他想,我才不当傻瓜,听那没用的夸奖呢,那金光闪闪的奖牌,厚厚的奖金,才是最实惠的呢。

当全国第二次举重比赛开始的时候,蚂蚁达里自然信心十足,抱着重拿冠军,再获奖牌的愿望走上比赛场。可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纪录的一半也没达到,而让平时不起眼的、默默劳动的星星得了冠军。蚂蚁国轰动了,蚂蚁们高高举起星星向他祝贺,当蚁王向星星发授奖牌的时候,达里溜到一个角落里,哇哇大哭起来。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蚂蚁达里才明白:投机取巧,处处偷懒,身上的力气会消失的,所以才失去了当大力士的资格。达里决心重新开始,把大力士的称号夺回来,那么,他该怎么办呢?
蚂蚁的日记绘本后续
1个回答2024-01-24 11:32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书本里的小蚂蚁续写350
1个回答2024-03-10 01:49
自从黑蚂蚁进了书本后,字都互相串串门、跳跳舞,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故事。
今天,小姑娘无意中翻了翻这本书,突然,她惊讶的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完全变了样!小姑娘快乐的读着,书本的内容《海的女儿》结局也从悲伤变成了欢喜:那个骗王子的坏女郎,被上帝变成了一头猪,把王子吓昏了过去。小公主再次用自己美丽的长发把王子救了回来。上帝被这份真诚的爱意所感动,不仅恢复了小公主的声音和头发,还让王子看清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从此以后,小公主与王子便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小姑娘看到这里高兴极了,因为黑蚂蚁的驻入,不但使书本故事变喜庆了,而且小姑娘后来还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天天都在变,再没有重复的故事。小姑娘再也不用花钱到书店去买书看了。
看,这些可都是黑蚂蚁的功劳呀!
书本里的蚂蚁,你希望它变成怎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24 02:39

一个励志感人的故事~

蚂蚁默默的续写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2 17:17
这一天,默默像以前一样,爬到了树顶准备静静地坐上一会儿,一只鸟歇在了枝头,对默默说:“你每天都坐这儿,看着天空,不如我驮着你飞上天看看吧!”默默高兴地说:“太好了,正求知不得呢!”
默默坐在鸟儿的背上,慢慢得越飞越高,树林变成了绿色的海洋,河流变成了一根根细丝带,它们身边的云有不同的样子,正当它们欣赏美丽的风景时,一声尖利的鹰叫从不远处传来。鸟儿抬头一看,只见一只老鹰正在它们的头顶盘旋,小鸟说:“抓紧我,我们要赶紧离开这儿,要不就要成为老鹰的盘中餐了。”默默扎紧鸟儿的翅膀,鸟儿快速地向前飞去,老鹰一看它们想逃走,就像离弦的箭飞得比它们更快,鸟儿一看老鹰追上来了,惊惶失措的说:“这可怎么办?”默默看到不远处的一座山头,心生一计,对鸟儿说:“我们先快速地向那座櫖头飞去,到山头时,我们来个急转变,让老鹰措手不及撞到山头上。”鸟儿赞同地说:“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它们立即向山头快速地飞去,老鹰只顾着眼中的猎物,没顾上远处的陷阱,没有来得急转弯只听“砰”地一响,老鹰果然撞上了山头,两眼冒着金花摸不着方向了。
默默和鸟儿看自己摆脱了危险有,高兴地手舞足蹈,之后,它们继续在天空翱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蜜蜂与蚂蚁的故事后续
1个回答2024-03-03 19:22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人们称赞蜜蜂,不称赞蚂蚁。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都是早出晚归而人们只赞美小蜜蜂。蜜蜂的勤劳是人们。蚂蚁勤劳为的是自己_。从中看出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内容的省略,第二个表示寓意的省略。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一年级续写小故事蚂蚁搬苹果
1个回答2024-01-27 23:50
开始,苹果旁边只有几只黑蚁,它们不停地往上顶,可费了好大的力气,苹果还是一动不动的,躺在原地 “睡大觉”。黑蚁们急了,更加用劲地往上顶,(但)苹果还是丝毫没有(未)动。(这时,黑蚁)它们似乎已经感到筋疲力尽、力不从心了。于是,黑蚁(它)们便派了一只长得比较“强壮”的黑蚁钻进蚂蚁窝里,把其它伙伴们全召唤过来;其它黑蚁则坚守在苹果旁,“防止”被别人“偷”了。不一会儿,那只黑蚁威风凛凛地回来了。它就像一位尊贵的“国王”,身后跟随着一批又一批瘦小的“仆人”。它们慢慢地来到苹果旁,准备齐心协力地把苹果运回蚂蚁窝里,美美地吃上一顿“苹果大餐”。
白蚂蚁和红蚂蚁、黑蚂蚁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4-01-25 12:54
红蚂蚁
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但是它们不会寻找食物,不会养儿育女,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别人来替它们完成。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把别人的蛹运到自己的窝里。不久后,抢来的蛹蜕皮了,就成为了家中积极干活的佣人。
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况属实后,就全体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撕杀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
红蚂蚁出征的远近取决于黑蚂蚁家的远近,它们出征的道路并不选择,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除了水路之外,它们都能穿过。但是它们回来的路是坚定不移的,无论出来时的路是多么弯曲,多么危险,它们都按原路回去。它们只认得原来的路。
红蚂蚁是如何认路回家的呢?经实验证明,它们回家不是靠嗅觉,而是靠视觉认路的。蚂蚁从原路返回靠的是视力,可是这视力非常狭窄,光靠视力是不够的,蚂蚁还具有极强的记忆力。这记忆力能把印象保留到第二天乃至更久。这记忆力是极忠实的,因为它指引着队伍穿过各式各样高低不平的地面,走着跟前一天相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