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开心一刻小说

历史上刻苦读书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06:36

1、匡衡:凿壁借光,西汉时期,匡衡家里很贫穷,没钱买书也没钱买蜡烛,因此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别人家的光线读书。

2、车胤和孙康:囊萤积雪,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来照亮屋子以读书;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3、孙敬: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头悬梁。

4、苏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锥刺股,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5、王亚楠:将自己睡觉的床变成三角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历史上刻苦读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9:14
凿壁借光

映雪囊萤 (这是介绍的两个人)

负薪挂角 (这是介绍的两个人)

悬梁刺股
刻舟求剑的历史人物是谁?
1个回答2024-03-12 23:24
原文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1江者2,其3剑自4舟中坠5于6水。遽(jù)7契(qì)8其舟,曰:“是9吾10剑之11所从坠12。”舟止,从其13所契者14入水求15之16。舟已行矣17,而18剑不行,求剑若19此20,不亦惑乎22?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走了,但是剑却没有走,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秦相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目录学家和经学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即《吕览》。其门客有三千人。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为秦始皇所杀。有关成语:一字千金。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这则寓言被收入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寓言二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

此文即为作者编撰,故为虚构,所以没有此人
刻舟求剑属于历史故事吗
1个回答2023-12-26 22:07
刻舟求剑不算历史故事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出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1个回答2023-08-06 18:29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上刻苦学习却不成器的故事
1个回答2023-03-21 13:20
刻苦学习都有好结果。
历史上在石头上刻龙有五只脚,四只脚有什么不同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4:12
所有龙都只有四只脚.两条龙须。。。。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他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中国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
中国史上有哪些篆刻大师?
2个回答2022-09-27 09:10
胡匊邻
吴昌硕
黄牧甫
齐白石
童大年
赵叔孺
赵古泥
王福庵
唐醉石
乔大壮
钱瘦铁
邓散木
方介堪
等等
史记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她)的故事简要的写下来
1个回答2024-01-31 02:39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历史上刻苦读书的故事二十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2-04 17:05
祖逖闻鸡起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