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怎么理解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这本小说?
1个回答2024-01-24 19:40

在这小说理,哈特菲尔德一辈子和空幻战争,失败了,跳楼自杀。《火星的井》,年轻人在井里穿梭时光,最后一无所得,自杀。井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是个重要的意象:幽深阴暗,一个人的境况。

四只手指的姑娘,有这样的小残疾,而且整个故事里暗示,她被某男人甩掉,把孩子做掉了(结尾那次未遂床戏里说得很明显)。
第三个女友,在无人知晓的孤独里自杀了。
鼠,一个非常孤单的、不被父亲了解的青年。在《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里,他也很孤单——当然,最后也很有担当。
小说里出现的广播电台,有个瘫痪的孩子写来信,说他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能走到海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小说结尾,“我”要回东京了,酒吧老板杰说他想回中国,但没机会回去。
"我“的几位死去的长辈,都死得毫无动静,如夏日之雨,过了就过了。
”我“后来回去海港,再也没见到四只手指的姑娘。


意思其实很明白了。
每个人都在和孤单做斗争——各种孤单,各种不被理解的痛苦——然后不断被黑暗的时光吞噬掉。村上春树大多数小说都会反复讨论”此侧“和”彼侧“世界,在《且听风吟》里,彼侧世界就是黑暗、遗忘、对他人的伤害和孤单这个巨大的黑漩涡。

关于”风“,小说末尾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晰:
”一切都一去杳然,无人能将之捕获。“
过了就是过了,再也无法捕住。时光如此,一切都如此。
就是这个意思。


村上春树经典作品《且听风吟》
1个回答2024-03-06 00:40
村上春树经典作品《且听风吟》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直言不讳是件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不妨说,说谎与沉默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大罪过,而我们经常说谎往往沉默。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由于我的正义撒播太甚”,这句话委实妙不可言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其实人生一开始并非这般空空如也,是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地把它磨损掏空至此。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我可以同时拥有与聪明才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并发挥其作用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或是为自己本身写……或是为了知己写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我不知道这同冷静有何关系。但如果一年到头都得除霜的旧式冰箱成为冷静的话,那么我也是这样。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惶,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从事写文章这一行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什么自信之人,那样的人根本不存在,有的不过是能够假装自信的人。

  我们要努力认识的对象和实际认识的对象之间,总是横陈着一道深渊,无论用怎样长的尺都无法完全测出其深度。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人人早晚得死。可是死之前有50年要活,这呀那呀地边想边活,说白啦,要比什么也不想地活5千年还辛苦得多。是吧?”

  诚如所言。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曾有过人人都试图冷静地生活的年代。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人生是空的。但当然有救。因为在其开始时并非完全空空如也,而是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其磨损以至掏空的。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对我来说,写文章是及其痛楚的事。有时一整月都写不出一行,又有时挥笔连写三天三夜,到头来却又全都写得驴唇不对马嘴。尽管这样,写文章同时又是一种乐趣。因为较之生之维艰,在这上面寻求意味的确是太轻易而举了。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慷慨付出的`,便是经常得到的。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心情抑郁的人只能做抑郁的梦,要是更加抑郁,连梦都不做的。”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我们许久许久地 缄 默不语,只是一味地望着海面望着天空望着船口,晚风掠过海面而拂动草丛的时间里,暮色渐渐变成淡淡的夜色,几颗银星开始在船坞上方闪闪眨眼。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条件大伙都一样,就像同坐一架出了故障的飞机。诚然,有的运气好些有的运气差些,有的坚强些有的懦弱些,有的有钱有的没钱。但没有一个家伙怀有超平常人的自信,大家一个样,拥有什么的家伙生怕一旦失去,一去所有的家伙担心永远一无所有,大家一个样。所以,早些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应该力争使自己多少怀有自信,哪怕装模作样也好,对吧?什么自信之人,那样的人根本没有,有的不过是能够装出自信的人。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我只是想在那里建造一个能使自己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房间——为了救助自己。同时想到,但愿也能成为使别人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场所。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如果有人问:幸福吗?我只能回答:或许。因为所谓理想到头来就是这么回事。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
村上春树的小说《且听风吟〉是什么意思,能说明白点吗?
1个回答2024-01-30 15:17
且听风吟,是村上的成名作。他是要让人们从物欲的世界中暂时逃脱,去找寻一个心灵的出口,聆听一下自然的声音。所以整文的感情基调很颓废,作者正是从这种颓废中找寻方向。其实个人更欣赏《寻羊冒险记》,里边又给予“我”和“鼠”新的人生观,那是生活对他们真真正正的影响,是对人生的一些妥协,和一些反抗。村上的书真的很棒,一起支持!!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结局?
1个回答2024-01-24 01:26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看过这本书的书友应该都知道,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我”在酒吧遇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里度过了一个醉意朦胧的夜晚。醒来后,误会还没有来得及解释,两人已经成了一对情人;而伤感的往事还未来得及诉说清楚,那少女已经一去无踪影了。短短十八天的恋情,结束的没头没脑,却又饱含着无限可能。故事情节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作品体现出来的作家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有书君对这本书的第一个理解是:作品中透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无限感慨和淡淡的忧伤,那破碎的青春之梦,不可追的往事,另作者久久不能忘怀。

青春,就像一场盛大的祭祀,热烈期盼中开始,落寞失望中结束,开始和结束都以无声的姿态进行。《且听风吟》中的并没多少有关青春美好画面的描述,更多的是对青春的孤独苦闷和寂寞单调的渲染。二十一岁的男主人公沉默寡言,朋友也不多。在暑假时期从东京回到家乡和“鼠”度过了一段百无聊赖的时光,期间偶遇一女子,发生了一段若有若无的感情。

书中寂寞的青春,那是“我们在时间中彷徨,在迷茫和觉醒之间,一直在彷徨”。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我们生活的如此无助,抓不住时光,连它的尾巴都抓不住,面对爱情和死亡,也许我们要像风一样冷静地飘过,如果有悲伤,那是过程中的收藏。

寂寞,书中的寂寞贯穿始终,同时有书君也认为寂寞的气味影响着村上春树所有的作品,包括那本《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作为村上春树的处女座,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经年不变,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成为他独特的标志。

当然如果对着本书的理解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未免过于肤浅。接下来,有书君来和大家谈一谈对这本书的第二个理解:读完《且听风吟》后才知道,死亡和爱情,短暂和永恒一直是村上春树的写作主题。

有书君记得村上春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就是不停地磨损、不停地失去”。而这样的认识正是基于死亡的认识,,因为没有什么比比死亡更称得上“磨损”和“失去”。在《且听风吟》中,村上春树不断叙写周围人的死亡给主人公带来的情绪上的影响和冲击。主人公只能不停地面对死亡带来的绝对虚无,在回忆中寻找希望,结果仍是失望。这种失望来自于:死亡剥夺了一切。

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一切,荣誉财富或是地位权利,在你离世的那一刻全部归零,那生命的意义,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书君想村上春树用书名做了回答,那就是“且听风吟”,意思是“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所有的生命都是风,无形无色,随物赋形,随物有色,这就是生命的自然。

村上春树在这本书中强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死?”他的回答是,“由于进化,个体无法承受进化的能量,因而必然换代。”还有“这世界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公平的事。”像这样关于死亡的解读,我们在他的书中不止一次见过,这说明村上春树对自身生命体悟的敏感。“文学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我活着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恐怕是《且听风吟》中隐藏的创作原因。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2个回答2022-04-16 16:55
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管是怎样的感觉,都是最真实的。 看的便数多了,感觉就越清晰。但还是无法言喻…… 这就是村上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1个回答2022-05-30 01:10
主要是说通过前面的科学逻辑推理,然后直接凭借以此遗留的直感(即我们所说的直觉),直接进行后面的事物判断。
这是作家的观点,并不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所以是无法进行严格的科学验证与考究的,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与浓浓的想象力。
非要说有什么条件的话,我觉得是“片段性科学逻辑下的直感想象力”这一说法了,可以说是一种天赋,也可以说是经过逻辑演绎和长时间逻辑锻炼之后产生的个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2个回答2022-04-11 08:43
这是三部曲,建议将《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一并看完~~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3个回答2022-05-27 14:50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可能是因为鼠在讽刺或者说冷笑那句话的愚蠢,暗指它会产生半夜起来跑步这种状况的尴尬,但是个人还是觉得,村上的小说读的就是那么一种感觉,鼠说话的魅力更是不在于条理或者说内涵,而在于那么一种隐约闪烁的思想的光芒。
歌 朴树 且听风吟
1个回答2024-02-07 13:21
王菲的乘客,苏菲曼尼的yeah ok ,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这本小说好看吗?
1个回答2022-12-24 20:34
不错,可以看看,算是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