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神医有声小说027

孔子弟子传027|申枨子周
1个回答2023-11-30 03:06
  “无欲则刚”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而且跟孔子的学生申枨(chéng)有关。

申枨,字周,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申党”,字周,列在77名弟子中的第57名。《孔子家语》作“申绩”,字子周,排在第70位。

《论语》关于申枨(子周)的记载只有一次。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刚”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君子品质。孔子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13·27)孟子也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第2章)。

但是,孔子也不是主张无原则的刚。孔子曾经对仲由(子路)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17·8)。仲由(子路)在孔子身边的时候“行行如也”,一幅刚强的样子,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訚訚如也、侃侃如也,让孔子感到很高兴,但是孔子也说过:“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11·13)你这个样子,恐怕不得好死。果不其然,仲由(子路)最后在卫国杀身成仁。

光刚正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还得加强学习,涵养德行,通过学习达到刚柔相济,成为完美之人。反观大多数人,总是欲望太多,被各种“欲”所诱惑,“刚”就没了,原则性就没了,公道正派就没了。

一个人,如果胸怀宽广、大度,既有宽容的性格,又为人刚正正直,没有私欲,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方可无畏,方可成就大业。

我们无从知道申枨(子周)这个人有什么欲望。但是,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就容易做出违背礼的行为,难以做到刚强。孔子并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至少做到少私寡欲。

因为申枨(子周)是七十二贤人之一,后世也受到追封。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被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被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封为先贤。
上医医国的成语解释,上医医国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4 22:52
救死扶伤jiù sǐ fú shāng
[释义]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语出]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正音] 扶;不能读作“fū”。
[辨形] 伤;不能写作“份”。
[近义] 治病救人
[反义] 落井下石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
1个回答2024-01-18 09:38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①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③④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一傻医生医生医生医生让一让一,让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医生。
2个回答2023-01-31 04:12
应该是: 衣裳 裳在这里是轻声,所以没有声调标注
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医治儿童的医生最后成为古代名医名字里有个已
1个回答2024-02-15 07:31
皇帝的儿子得了癫痫病,最后给童医师好了。
中医大医传承发起人都是哪些中医名家?
1个回答2024-05-28 09:05
六位中医名家:周仲瑛、朱良春、陆广莘、祝总骧、贾谦、郭生白。“大医传承”正值全民健康危机之时,由北京民间大医郭生白发愿,会同原科技部“中医发展及战略”课题组负责人贾谦教授,共同倡议的文化工程行动。2010年隆冬,84岁的郭生白先生与70岁的贾谦教授,携弟子吴启光、周碧莲从北京南下广东、南京、南通,再回北京,联合时年94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84岁的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84岁的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88岁的针灸经络科学家祝总骧先生,六人共同发起此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