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三少小说阅读答案

寒夜生花 迟子建 阅读理解的相关题目及答案
1个回答2024-01-22 03:59
寒夜生花
迟子建①
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三十七八度之间徘徊。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年。
  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是霜花!
  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花,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2012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选自2012年2月23日《羊城晚报》)
[注]①迟子建:生于黑龙江漠河。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2002年丈夫因车祸去世。
16.作者笔下的霜花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述。(4分)
17.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艺术效果。(5分)
18. 有评论家说,散文家善于将主观“内情”与客观“外物”相融合,在“物”“我”交融中抒发情感,营造意境。请从文中举例,简要阐述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6.【内容概括】(4分)①具有生命力;②姿态万千;③变化无常;④通人心(解人意);⑤脱俗(清纯)。[4分。答出一点1分,四点4分。意思对即可。]
17.【品味语言】(5分)示例:寒流在静谧的夜晚悄然“潜入”窗户,以明净的玻璃窗为画板,用“月光”和“星光”作画笔,画出种种霜花图。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晚上霜花形成的自然过程写得“浪漫”温馨,纯美自然。
[5分。句意1分,手法2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不答手法而从“炼字”或语言风格(特色)的角度回答也可。句意:晚上霜花形成的过程。手法:想象,拟人,比喻,以虚写实,联想等,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语言:形象生动、细腻典雅等,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效果:通过某种写作手法(技巧)等,使句意表现得更为丰富生动。]
18.【审美评价】(6分)示例:本文将“内情”与“外物”相融,营造了温馨、伤怀的审美意境。例如,作者以北方寻常的景物“霜花”作为情感抒发的触发点,从不断变化的霜花中联想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她觉得亲人没有远离,还“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表达了对亲人悠长的思念。[6分。观点2分;举例分析4分,其中外物2分,内情2分。意思对即可。]
竹子的阅读答案五年级寒假生活给好评!!!!!!!!!!!!!!!!!!
1个回答2022-12-18 01:51
你拍一下题目吧
寒流来了 阅读题答案
1个回答2023-08-20 02:30
aw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唇亡齿寒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2-05 02:43

  导语:阅读短文《唇亡齿寒》,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唇亡齿寒》阅读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官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犯丰絮,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紧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改)

  《唇亡齿寒》阅读试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B.晋不可启,寇不可玩——玩:把玩

  C.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保:通“堡”,作动词用,据守

  D.师还,馆于虞——馆:作动词用,住宿用膳,此处指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晋萄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太医以王命聚之

  B.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桓侯遂死

  C.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乃使苟息假道于虞/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虞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一组是( )

  ①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

  ②官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③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④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⑤弗听。许晋使

  ⑥虞不腊矣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和推论,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写晋国两次假道于虞,前略后详,十分得当。

  B.晋国的大夫苟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骏马和垂棘出产的宝玉作礼物,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虞公欣然接受,爽快答应,可见自占以来,华夏民族就“礼尚往来”。

  C.虞公利令智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引狼入室,导致国灭身辱,真是咎由自取。他是一个既贪且愚、可鄙可笑的国君。

  D.晋献公虚伪狡诈,以宝物为诱饵,引诱虞公上当,对外扩张,灭掉虢、虞,是一个贪得无厌值得抨击的国君。

  E.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精心设譬,巧妙劝谏,但虞公始终不听。尽管无力回天,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位善于料事、见识高超的`忠诚能干之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呢之,虽谏,将不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唇亡齿寒》阅读答案:

  1.B

  2.A

  3.D

  4.BD

  5.(1)官之奇这个人,性格懦弱,不能坚决进谏劝阻,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只是对他亲昵,即使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的。

  (2)虢国是虞国的邻国,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贪婪的野心不能让他打开,外敌入侵不能忽视。干一次错事已经够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所说的“牙床和颊骨相互依存,嘴唇缺了,牙齿就会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极寒天气”会来吗?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2-11-04 07:59
去年冬天就够冷了,但具体数值与正常年份相当,在我印象中只有上小学的时候有那么冷的冬天,后来就越来越暖了,只能说暖冬的天气多了,让我们忘记了正常气温的冷了!所以基本不会有极寒天气一说!
作文 我的寒假阅读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0 21:03
我在这个寒假里读完了整本的书有:<<奇幻版女生冒险小虎队之黑色星期三的红色警报>>〈〈超级成长版冒险小虎队之解开死亡密码〉〉<<小王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故事>>,还有些经典的名著只读了一些有<<最后一块拼图>><<红瓦黑瓦>>(草房子的续版)及许多儿童杂志。 
     我觉得〈〈黑色星期三的红色警报〉〉和〈〈解开死亡密码〉〉这两本书让我读的最轻松,因为这是两部饶有趣味的冒险小说系列丛书。书中不仅告诉了我怎样传递亲情,理解尊重父母,从不同方位去看老师的每一面,去辨真假是非还领着我好奇的心理去故事中探谜,去训练我的细节观念和动脑能力。漫长的思考中我也知道了团结,齐心协力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方法! 
〈〈爱的故事〉〉这本书是一本让我流泪的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父母有时工作忙顾不上我,但从有一句话中我理解了所有“有时父母离开我们并不是因为不爱我们,而是因为自身有更大的压力才离开我们,才不是非常周全的去照顾我们。”文中的两个孩子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女孩子留着很长的漂亮头发是因为她的父亲去世时唯一希望她做到的,但谁知父亲的去世却给她这个活泼,漂亮的小女孩造成了想不到的伤害。相比较而言文中的男孩却会讲许多故事,但故事总是他妈妈讲给他的,和他一起坐在草地上(也就是生命的交织点)编的。看来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爱,父母的关心呀! 
〈〈小王子〉〉这一本书开始我是对它不喜欢的,觉得写的很平淡,无趣。但后来越读越有兴趣了!作者的文笔与其他人不同,甚至在1944年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失踪,我都怀疑他是不是跟小王子一起去其他星球探险了?作者笔下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商人,点灯人,物理学家全都不懂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底真正追求什么。但在这本在这本书里狐狸却告诉了他3个爱的意义。就这样王子决定回到自己的B612星球去照顾那朵独一无二的花。这本书叙述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责任,友谊,生命,珍惜这些人生大道理。书中最后一句话让我深思 
“他回来了….”是的,他回来了,小王子的故事永久不衰! 
我这个寒假读书可真多,在根据老师推荐的书目,我更是体会到漫游在书中的美妙感觉!我情不自禁的陶醉在书中,着了迷!久久不肯自拔,睡梦里都想着书中的精彩情节,回味那一篇篇文章,感觉棒极了,我爱阅读!
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5 15:48
第一题、文章中第二段有、第二题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题、文中有、 第四题、随便想想就可以、 你加我Q、我告诉你
《寒夜生花》阅读原文及答案
1个回答2023-12-17 09:01

  阅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阅读的确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 ,掌握词和句子等的语言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 ,要能对读物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和预测 ,因此我们可以说阅读理解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等几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现我整理了大量的阅读理解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

  寒夜生花阅读答案

  寒夜生花/迟子建①

  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三十七八度之间徘徊。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年。

  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是霜花!

  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花,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2012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选自2012年2月23日《羊城晚报》)

  [注]①迟子建:生于黑龙江漠河。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2002年丈夫因车祸去世。

  《寒夜生花》阅读题目:

  16.作者笔下的霜花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述。(4分)

  17.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艺术效果。(5分)

  18. 有评论家说,散文家善于将主观“内情”与客观“外物”相融合,在“物”“我”交融中抒发情感,营造意境。请从文中举例,简要阐述这一观点。(6分)

  (《寒夜生花》阅读答案,请参考下一页!)

  寒夜生花阅读答案由我整理,仅供参考:

  16.【内容概括】(4分)①具有生命力;②姿态万千;③变化无常;④通人心(解人意);⑤脱俗(清纯)。[4分。答出一点1分,四点4分。意思对即可。]

  17.【品味语言】(5分)示例:寒流在静谧的夜晚悄然“潜入”窗户,以明净的玻璃窗为画板,用“月光”和“星光”作画笔,画出种种霜花图。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晚上霜花形成的自然过程写得“浪漫”温馨,纯美自然。

  [5分。句意1分,手法2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不答手法而从“炼字”或语言风格(特色)的角度回答也可。句意:晚上霜花形成的过程。手法:想象,拟人,比喻,以虚写实,联想等,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语言:形象生动、细腻典雅等,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效果:通过某种写作手法(技巧)等,使句意表现得更为丰富生动。]

  18.【审美评价】(6分)示例:本文将“内情”与“外物”相融,营造了温馨、伤怀的审美意境。例如,作者以北方寻常的景物“霜花”作为情感抒发的触发点,从不断变化的霜花中联想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她觉得亲人没有远离,还“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表达了对亲人悠长的思念。[6分。观点2分;举例分析4分,其中外物2分,内情2分。意思对即可。]

成长不可无书阅读答案寒之以当裘的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8 02:53
寒之以当裘
的"裘"
一.裘:名词
本义:皮衣(裘皮大衣);
裘,皮衣也。——《说文》
二.裘:
动词.
(1)
假借词,为“求”;求取
(2)
穿上皮衣;
寒之以当裘:
寒:寒冷的时候;
之:读它(指代阅读);
以:把它;
当:当作;
裘:(这个关键词,应该是名词)
即为"裘皮大衣"
寒之以当裘:
.寒冷的时候(阅读),把它当作裘皮大衣(来御寒).
故为:裘皮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