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音埔小学入学资格

福清名人资料
1个回答2024-03-05 01:11
朝代

姓名



祖籍

中 式 时 间

任职



纪 年

公 元





潘大年

得 禄



至元六年

1340年

安陆州判





林 隽

伯 聪



至正二年

1342年

潭州录事





林 韶

叔 成



至正十四年

1354年

福清州训导





庄 偲

用 成



至正二十年

1360年





薛理元

子 仁



至正二十年

1360年





潘 腾

仲 升



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





王贤范

彦 畴



洪武四年

1371年

桃源知县





李 升

仲 高



洪武四年

1371年





林 嘉

君 亨



洪武四年

1371年





林大同

尧 野



洪武四年

1371年





蔡士实

文 光



洪武四年

1371年





张必泰

子 通



洪武四年

1371年

南雄推官





陈 临

则 敬



洪武六年

1373年

知府





林 炜

彦 明



洪武六年

1373年

顺昌同知





蔡士宾

文 贡



洪武六年

1373年





郑 殂

孟 文

海口镇

洪武十八年

1385年

御史





王 暾

从 晦



洪武十八年

1385年





陈 基



洪武十八年

1385年





夏 伸

允 嘉

融城瑞亭村

洪武十八年

1385年

左都御史





王 辛

孔 勤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

监察御史





林 京

于 镐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

大理寺评事





陈 坚

孔 亨

城头薛田村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

河南道监察御史





卓 敬

惟 恭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

户部侍郎





邬 孟

景 浩

海口登俊村

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

四川道监察御史





陈 佛

德 性



永乐二年

1404年

宜都县令





郑 添

孔 益



永乐四年

1406年

工部主事





戴 乾

士 惕



永乐十年

1412年

刑部主事





韩 宏

士 毅

海口镇海口村

永乐十三年

1415年

参政





曾 佛

用 理



永乐十三年

1415年

马湖教授





戴 禧

宏 祚



永乐十三年

1415年

刑部主事





林 至

晋 善



永乐十九年

1421年

六合知县





林 厚



永乐十九年

1421年

参政





李 灿

子 珍

海口工农村

正统四年

1439年

衡州府判





林廷举



正统四年

1439年

监察御史





夏 裕

孔 裕

融城瑞亭村

正统七年

1442年

贵州臬司





郑 敬

德 聚



正统七年

1442年

河南副使





何 宜

行 义

龙田镇

正统十三年

1448年

江西左布政使





俞 璟

景 明

海口里美村

景泰五年

1454年

广东佥事





林孟乔

望 之



天顺元年

1457年

户部郎中





王克复

师 仁

城头峰前村

天顺元年

1457年

南京吏部右侍郎





薛世晅

雄 焯



天顺四年

1460年

临江知府





戴 浚

文 哲

融城瑞亭村

天顺四年

1460年

太仆寺卿





项 澄

秉 泓

海口镇海口村

天顺四年

1460年

温州知府





韩 镛

文 亮

海口镇海口村

成化二年

1466年

陕西参政





林 堉

克 茂

海口镇海口村

成化二年

1466年

监察御史





张 偲

伯 禄



成化五年

1469年

广东佥事





林 枢

邦 拱



成化五年

1469年

南雄知府





陈 鉴

德 熙



成化五年

1469年

户部主事





林 清

源 洁

东隅

成化八年

1472年

开化县令





周 信

汝 诚

音西松潭村

成化十四年

1478年

广西按察司佥事





陈 义

克 宜



成化十七年。

1481年

户部主事





张 烜

伯 章



成化十七年

1481年

监察御史





姚 昊

太 大

海口镇

弘治六年

1493年

陕西左参议





林正茂

孔 时



弘洽六年

1493年

布政使





陈天钖

廷 爵

海口镇

正德三年

1508年

监察御史





陈伯谅

执 之

阳下作坊村

正德三年

1508年

四川提学副使





郑 慕

师 舜

海口镇

正德六年

1511年

湖广按察副使





方日乾

体 道

龙田镇

嘉请二年

1523年

山西按察司佥事





毛秉铎

道 鸣

高山镇

嘉靖五年

1526年

四川按察司副使





何世祺

勉 翼

龙田镇

嘉靖五年

1526年

归舍知县





陈一贯

鲁 得



嘉靖八年

1529年

杭州知府





林 春

子 仁

城头五龙村

嘉靖十一年

1532年

史部郎中





薛廷宠

汝 承

龙田镇

嘉靖十一年

1532年

吏科都给事中





陈仕贤

邦 宪



嘉靖十一年

1532年

副都御史





傅 镇

国 鼎



嘉靖十一年

1532年

右都御史





施千祥

善 徵

龙田镇

嘉靖十四年

1535年

参政





吴从义

思 忠

音西玉塘村

嘉靖十四年

1535年

江西参政





翁世经

可 贞

三山镇

嘉靖十四年

1535年

广东布政使





王一言

行 恕

音西镇

嘉靖十四年

1535年

户部员外郎





郭万程

子 长

海口镇(化南迁)

嘉靖十四年

1535年

刑部主事





何 御

范 卿

龙田镇

嘉靖十七年

1538年

两准运使





李 庶

季 卿

海口镇

嘉靖二十年

1541年

刑部郎中





魏文焲

德 章

高山镇

嘉靖二十三年

1544年

广西按察使





张德熹

宗 儒

海口镇

嘉靖二十三年

1544年

工部郎中





毛孔墀

茂 对

沙埔六一

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

户部主事





黄仁惠

廷 信

镜洋磨石村

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新淦知县





薛 曾

师 孔

三山前薛村

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参政





何邦礼

大 中

龙田镇

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抚州推官





陈懋兴

德 甫



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卢州府同知





薛德统

守 正



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南京户部主事





施观民

于 我

龙田镇

嘉靖四十四年

1565年

广东副使





魏体明

用 晦

后营

嘉靖四十四年

1565年

四川左布政使





郑 恭



嘉靖四十四年

1565年

云南副使





薛梦雷

汝 奋

高山薛港村

隆庆五年

1571年

副都御史





林庭植



隆庆五年

1571年

龙川知县





陈 璧

道 良



万历五年

1577年

浙江右布政使





卢一诚

诚 之

港头镇

万历八年

1580年

潮州知府





叶向高

进 卿

港头后叶村

万历十一年

1583年

内阁首辅





刘 镇

雅 居

上迳镇

万历十一年

1583年

刑部主事





佘梦鲤

有 徵

海口城里村

万历十一年

1583年

湖广按察使





方懋学

壮 行

城头镇

万历十一年

1583年

工部主事





林继衡

惟 中

海口前村

万历十四年

1586年

温州知府





陈尧道

申 卿



万历十七年

1589年

万安知县





王钖侯

康 国

港头镇港头村

万历十七年

1589年

顺德府推官





林廷奎

志 宸

海口镇

万历十七年

1589年

绍兴同知





林茂槐

稚 虚

东隅

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

宁太按察使





林 云

从 龙



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

户部主事





江朝宾

如 见



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

南京户部员外郎





陈五昌

伯 全

江阴镇

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

翰林院检讨





林士标

仲 植



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

广西参政





林有台

尚 琼

海口镇

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

大理寺寺丞





施 鹏

祖 鲲



万历三十八年

1610年

广东布政使





倪楚玉

瑞 卿



万历四十一年

1613年

溧阳知县





何玉成

子 纯



万历四十一年

1613年

廉州知府





薛 耀

弢 仲



万历四十四年

1616年

广德知州





施兆昂

颙 昆

龙田镇

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翰森院庶吉士





林正亨

宗 谦

海口城里村

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户科都给事中





薛 坤

顺卿

三山前薜村

天启二年

1622年

礼部郎中





林宪濩

叔 衍



天启五年

1625年

中书舍人





郑廷楫

懋 中

渔溪上郑村

天启五年

1625年

户部主事





陈从教

聿 修

江镜镇

崇祯元年

1628年

四川川北参议





陈志广

于 懋

南隅

崇祯四年

1631年

陕西布政司参议





李允佐

其 鼐

海口镇

崇祯七年

1634年

大理寺评事





林日光

君 向



崇祯十三年

1640年

苏州知府





陈世浚

学 鋐



崇祯十三年

1640年

行人司行人





郭文祥

孟 履

海口镇

崇祯十三年

1640年

胶州知州





林 垐

子 野

磁窑

崇祯十六年

1643年

海宁知县





严 通

士 吉

江阴镇

崇祯十六年

1643年





林 饬

子 穆



崇祯十六年

1643年

无杨知县





翁冠英

彝 于



崇祯十六年

1643年





林起龙

北 海



顺治三年

1646年

兵部尚书





穆尔谟

宾 日

海口镇

顺治四年

1647年

山东莱州知府





林云京

士 爵



顺治六年

1649年

广东屯盐道





施起元

君 贞

龙田迁海口

顺洽六年

1649年

广东参议





何其智

侗 卿



顺治六年

1649年

德兴知县





陈 黉

升 书



顺治九年

1652年

象山知县





薛 澐

子 大



顺治九年

1652年

山东右参政





张可立

权 粲

海口镇

顺治十二年

1655年





王裕昌

原姓程

海口镇

顺治十八年

1661年





高 宫

元 音



康熙三年

1664年

(会试第一名)





魏 焕

天 如



康熙三年

1664年





郑应侯

叔 俊



康熙三年

1664年

湘潭知县





陈魁宇

学 荐



康熙六年

1667年





陈彝辉

聿 皇



康熙九年

1670年





夏 晋

志 翰

北隅

康熙九年

1670年

诸城知县





施大晁

观 行

平北岭上村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谢 恩

得 日



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容县知县





蔡其聪

九 二

海口镇

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严宗溥

志 周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翰林院编修





林应春

特 叔

海口镇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定远知县





林祖望

修 伯

化北里

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翰林院庶吉士





薛士玑

仲 基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兴安知县





余祖训

仲 敏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顺天府丞





林 昂

嘉 超

海口梧屿村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

翰林院编修





张梦抔

孝 国



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内阁中书





李开叶

奕 夫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翰林院庶吉土





李若采

允 五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郭 美

名 周



雍正元年

1723年

邢台知县





周绍龙

允 乾

音西松潭村

雍正元年

1723年

顺天府丞





林嵩基

思 元



雍正元年

1723年

桂东知县





游绍安

学 周



雍正元年

1723年

南安知府





方增文

守 德



雍正二年

1724年





薛土中

仲 黄



雍正二年

1724年

昌黎县尹





林其渊

帝 敏



雍正五年

1727年

兵部职方主事





李时宪

为 观



雍正八年

1730年

河间知县





吴应造



雍正八年

1730年





陈世贤



雍正八年

1730年

户部员外郎





陈有策

国 士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唐县知县





周正峰

君 履

海口镇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翰林院编修





李修卿

大 建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高安知县





吴 濂

元 吉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山西偏关知县





严以治

仲 平



乾隆元年

1736年

常山知县





陈九龄

岂 江



乾隆元年

1736年

知县





林元德

永 遇



乾隆二年

1737年

建宁教授





黄元宽



乾隆二年

1737年

新安知县





杨 硅

德 成



乾隆四年

1739年





叶有词

是 根

融城

乾隆四年

1739年





夏金章

学 臣



乾隆四年

1739年





钟林树

得 涵



乾隆七年

1742年





陈 善

以 昆



乾隆七年

1742年





施万春

长 仁



乾隆七年

1742年





卓道异

则 超



乾隆七年

1742年





卢 澍



乾隆十年

1745年





张甄陶

希 周



乾隆十年

1745年

翰林院庶吉士





林瑞泉

嘉 孔



乾隆十年

1745年





李元通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何逢僖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林恭范

汝 启

海口梧屿村

乾隆十七年

1752年





庄 琬



乾隆十九年

1754年





李光云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太仆寺卿





张经邦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郭龙光

韶 溪



嘉庆元年

1796年

国子监学正





林 青

芝 田



嘉庆元年

1796年





冯起龙



嘉庆七年

1802年

汀洲教授





林凤仪

九 罔



嘉庆十九年

1814年

浏阳知县





黄金山

藻 高



同治十年

1871年

建昌知县





林文炳

质 侯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苏州知府





施朝铨

选 卿



光绪六年

1880年

山西知县





吴长剑

勉 吾



光绪九年

1883年

阜城知县





陈维伦

叙 五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大埔知县



这些都是福清的名人
学生街在福州的程埔头吗
1个回答2024-03-04 21:10
没错
可以搭20、83、4、42、50、66、87、106、113、115、124、126
黄埔军校 陈玉清
1个回答2024-02-22 08:59
你一九九零年出生,怎么会有上过黄埔的爷爷,是你父亲的爷爷吧?



陈玉清,别名陈奋,福建省武平县人,黄埔军校第一军官训练班第十六期学员,时年30岁,没有头衔。大约是1936年,推算下来至2007年,是101岁。



陈玉清没有担任过黄埔教官。



抗战前夕曾任海南琼澄县委书记。



以上资料有待深入考察确认。不知是不是你家爷爷。
柬埔寨投资利弊
1个回答2023-10-25 09:00
比较好的办法是自己到网上了解相关信息吧。
黄埔的黄埔人来源
1个回答2024-04-02 16:11

1951年,黄埔才正式加入广州,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黄埔都被划为郊区,市区的人多以偏远,近郊来形容黄埔。因为三四十年前黄埔的交通十分不发达,出去广州市区很不方便,要很早地出门,很早地归来,黄埔人根本没有夜生活。旧时黄埔人称到广州市区为入城(seng4-注:此为粤语拼音),或者出广州,这一习惯叫法一直用到今天。很多外地人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黄埔明明是广州地区,为什么要叫出广州呢?这也流露出上一辈黄埔人一直习惯了被旧市区人民歧视、故意排除、有意贬低的地区感情。时至今日,黄埔以成为广州的老区之一,但还是有很多人看不起黄埔,说黄埔地处偏远。随着广州的中心转到天河和珠江新城,毗邻天河、海珠、萝岗的黄埔的地位也在迅速提高。而且交通网络的发达,五号线和BRT的贯通,也令黄埔的经济和商业飞速发展。今天的黄埔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偏远的郊区,也许,这个出广州叫法也应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戒掉了。

大埔在
1个回答2024-05-08 10:19
 大埔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全县有人口50多万,海外侨胞50多万,县内居民均为客家人,是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大埔县历史悠久,秦汉时属揭阳县地,东晋义熙九年立义招县,属义安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万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万川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宋、元及明前期仍属海阳县光德乡。明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大埔县,属潮州府。1949年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梅县地区。1988年始属梅州市。
清军入关是哪一年有没有详细资料
1个回答2024-03-06 17:23
李自成攻破北京那年清军入关,1644年
福清话的福清话节目
1个回答2024-02-17 02:19

《讲世事》为福清电视台一档综合新闻类节目,新闻内容全部采用福清方言进行播报,并力求做到通俗生动,接近百姓。该栏目设有“新闻看看看”、“世事讲讲讲”、“福清很有味”和“学说福清话”四个板块。每周一、三、五、日播出,首播时间为每天17点48分,次日7点50分重播,每期时长30分钟。
据悉,《讲世事》栏目的开播旨在保护福清方言和福清民俗,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将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居民的收视需求。

福清公主的福清公主墓
1个回答2024-03-12 12:37

1998年6月,南京市博物馆配合基建,在南京南郊的邓府山先后发掘了明代驸马舍人张克俊及其母福清公主墓。福清公主墓,俗称“八公主墓”,是雨花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清公主墓是我国目前发现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结构复杂、规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她的发现发掘和保护对研究明代皇族丧葬礼俗、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现址已经建成一座公园叫邓府山石刻艺术园,是一座敞开式公园,里面还有明代开国功臣邓愈的墓,邓愈墓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清公主墓亦呈长方形券顶,规模宏伟,建筑考究。墓室内壁普遍涂饰一层白石灰。墓分前后室,全长9.35长、宽4.2米。前后室间有隔墙,隔墙厚0.6米、宽0.85米,其中央置木门,已腐。中间门宽2.45米、高2.85米。后室长5.5米。后室中央置须弥座石棺床,棺床底部长2.87米、宽1.60米,高0.6米伍誉碰。墓后室东、西、南三壁各砌壁龛,东、西壁龛宽1.2米、高1.45米、深0.65米,南壁龛宽1.27米腔谈、高1.5米、深0.42米。前室出土大量绿釉琉璃瓦和凤纹滴水构件和残碎片,疑为封门墙顶部装饰。出土文物有:陶缸一,高0.60米、口径0.50米;三足铜灶具一,高0.16米、直径0.085米;铜仪仗具一,宽0.24米、高0.26米;首饰木箱铜锁一,长0.068米;金纽扣一枚,柄呈蜂形,宽0.036米。墓志铭1合,已风化,字依稀可见。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科学考古发掘。两墓葬早年均被严重盗掘,故出土随葬品很少,由于年代久远,墓主人的尸骨皆朽烂无存。出土墓砖形同明代南京城墙城砖,砖面模印有“江宁府”、“上元县虚运”等字样,墓砖长0.43米、宽0.23米、厚0.13米。
福清公主墓,是我国目前发现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结构复杂、规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她的发现发掘和保护对研究明代皇族丧葬礼俗、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因区教师楼的建设,2000年10月,经专家和市文物局研究决定,由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按原比例实施易地重建。经测绘、设计,重建于邓府山石刻艺术园,邓愈墓冢东侧。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的保护,整合文物资源,发展文物经济,2003年10月,福清公主墓公布为“雨花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是谁
1个回答2024-03-05 11:27
黄埔是历史悠久、商业发达的地区,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的珠江之滨,占地119.42平方公里,属新滘镇。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村后发展成集镇。其中更有著名黄埔军校旧址。
但是人物我就不了解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