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娥说书韩湘子讨封

韩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03 22:41
韩娥是战国时期韩国(今新郑一带)的民间女歌手,她不但容貌美丽,嗓音优美,而且她的歌声感情浓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听到她的歌声的人都深深地陶醉。尽管如此,韩娥依然生活贫困。她住在客店中,店主人对她冷嘲热讽,满心悲痛的韩娥到大街上尽情歌唱,表达自己的怨情。她的歌声无限悲凉,人们听完后,整日沉浸在悲哀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最后,只好把她请出来唱了一首欢乐的歌,人们才随着她欢快的歌声从忧伤中解脱出来。由此,足见韩娥的歌声具有多么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列子》一书中记载,一次,韩娥从韩国东行,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当时,临淄城经济繁荣,文化生活很活跃,“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当时,这里懂得音乐的人很多。韩娥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动人,圆润婉转,神态凄美动人,弥漫着深切的哀愁,因而,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吸引了一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听得非常出神,干活的停了手,行路的歇了脚,吵架的住了嘴,哭叫的失了声,开店的关了门。韩娥唱罢,人们纷纷解囊资助她。韩娥用卖唱的钱吃饱了,离开走了。三天之后,人们觉得韩娥那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萦绕不断,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后人称其为“余音绕梁”,韩娥以她的优美歌声创造出了一个成语,并世代流传了下来。
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
1个回答2024-02-20 12:48
昔韩娥东之齐,匠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数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 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在她的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 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围,在经过齐国都城临淄时,身边带的 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召来了一 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听得出了神。韩娥唱罢, 人们纷纷解囊,掷钱资助她。 韩娥用卖唱的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便离开走了。但听过她 歌的人都觉得她那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 失,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当天,韩娥住进了附近的一家旅馆,旅馆中有人欺侮了她。她便 拖着长声哀哀地哭,哭声似泣似诉,附近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 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对流泪,三天吃不下饭。 他们发现韩娥已经走了,急忙把她追回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要她再为大家唱几支歌。



韩娥却不过雍门居民们的盛 情;就为大家引吭高歌。街坊的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千二净。韩娥唱完歌,雍门的居民们一起凑了不少路费,送韩娥上了路。 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歌声韩娥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20:59

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 处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韩娥善歌

《韩娥善歌》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御寇写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一个擅长唱歌的女子韩娥的故事。韩娥善歌这个故事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歌声韩娥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3-15 08:49

答案是【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八仙全传中,最后韩湘子和谁在一起呢?
1个回答2023-06-07 09:51
和八仙在一起撒!
韩湘子是哪里人?
1个回答2024-05-02 10:39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永平州昌黎县

韩愈和八仙中的韩湘子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2-12-01 10:28
按传说是叔侄关系
韩湘子与韩愈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4 06:04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韩愈和八仙中的韩湘子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14 06:02
韩湘子,字清夫,是民间故事的“八仙”之一,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后人认为韩湘子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韩湘,但亦有人考证过后,认为这只是后人把两件本来互不相关的事件张冠李戴而已。韩湘(794年-?),字北渚,是韩愈的侄孙。长庆三年(823年)进士,官至大理丞。而另一位不知名的韩愈的“疏从子侄”则游手好闲,是《酉阳杂俎》提及能让牡丹变色的人。又说韩湘子是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
韩湘子与韩愈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3-06 00:16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